短短一個跑,只要一直研究下去,似乎課題便沒有終結的一天。
所以,只要我還沒有退役,訓練訓練訓練,這將會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塊。
打破世界紀錄的意義在曾經的時空,在我還是不是一名運動員時,只是一個旁觀者,一個所有人一樣坐在電視機前驚嘆,或者在電腦上敲敲鍵盤,發條微博,發個朋友圈,說聲誰誰真是牛逼。
而真正成為運動員,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發現很多東西與我想得不一樣得多。
首先,應該是重大的責任。
我和田管中心其實已經有一些小小的博弈,一些商業活動,或者不必要的場合,我都會通過教練和余指導等人回旋。
實在不行,我現在這個身體的年齡也還年輕,可以耍耍性子。不過,這個都得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度之內。
體制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落到細微處,其實都是一個個人,在具體的位置上的想法,做法。
嗯,我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張名片。但我并不需要以此來脅迫什么,可以爭取一些適當的空間。
經濟上到現在已經不會成為問題,下一步,我應該面對的是更多的挑戰。
我現在已經進入的職業生涯的巔峰,我也沒想到有了系統的輔助我能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我成為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短跑巨星,不再是那個需要赤手打拼的上班族,不再是默默無聞蕓蕓眾生的一員。
我成為了很多人的偶像,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也許現在公眾人物這個名詞還沒有普及應用,但無疑,我現在就是其中的一員。
所以,我得對得起自己的名聲。
人總會有更多的追求,我得明白一點,今天的一切都是在賽場得到的。
就像我現在每次見到記者或者粉絲,他們總會:“這一場蘇祖會跑多少秒?”“蘇祖什么時候能夠再次打破世界紀錄?”
無論走到哪里,人們都會對我充滿期待。
我享受這個。
給人以期待感,并且實現它,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
啟程到多哈參加亞運會之前,我之前在歐洲密集的賽程累積的異常狀態還沒有完全消除,但大部分的【高度】疲勞都已經降低到了【輕度】,在比賽上不太會影響狀態。
這個事情其實之前在參加完國際田聯總決賽之后,我就發現了。
那場比賽和鮑威爾的比拼其實非常懸,我當時看到了肌腱的疲勞狀態挺高的,擔心可能無法發揮最好的狀態。
但結果很不錯,出乎我的意料。9秒72,這個成績讓我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跑出來,還有點不敢置信。
可能之前五個多月的亞高原訓練效果比我想得還要好,我要考慮在08年奧運會之前,應該再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
牙買加閃電的身高步幅,還有后半程保持速度的能力,和現階段的我比起來毫無疑問要遠遠勝出。
如果我不想在200米上輸得太難看,肯定要進一步加強。
他巔峰時期的200米是多少來著,19秒11還是19秒12?有點記不清了,總之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回頭望月的標志性動作,我可不想成為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