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方才猜測蘇祖就在改動著什么,大家還不太了解,現在聽蘇祖這么一說,登時明白了過來。
一聲各就各位之后,幾人同時俯身在了起跑線前。
哨音響起。
在起步的一瞬間,蘇祖和文勇易相差不大,文勇易畢竟是當前國內起步速度最快的幾人,60米更是除了蘇祖意外國內最快的。
章裴孟的起步速度因為身高的關系,一直沒有一個特別理想的起步加速,他是相對長于后半程。
而蘇丙天,現在還比較年輕,沒有完整的技術風格,起跑上遵循的是他以前在體校教練教的那套,更有點類似于跨欄運動員。
四人一起跑出去,蘇祖很意外地發現,他這一趟在前三十米幾乎和文勇易差不多的速度,略快與章裴孟和蘇丙天。
一直跑道了五十米的距離,才逐漸和其他三人拉開了距離。
而當沖過終點線之后,和其他三人拉開的差距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終點線前,李志忠按下了秒表時間,看到蘇祖望了過來,出聲報出了秒表上的時間,“9秒95。”
“9秒95?”
蘇祖輕出了一口氣,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按照老李這種專業教練的秒表計時,手記的時間肯定控制在了0.2秒之內。這樣一算的話,這一趟他最快不過才跑了10秒10左右。
“方才控制在了44步?”李志忠沉吟了一陣問道。
“43步多點吧。”
蘇祖回想了一下沖過終點線最后瞬間的步幅,離終點線大概有半步足有的距離。
“這樣不是短期內就能見效的,你現在至少還得重頭開始適應一下步幅,盡可能精確一些。等到適應了新的節奏,才可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至于說再次突破……”
李志忠說到這里沒有再繼續,言下之意已經很清楚。
短跑改變節奏對于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而且以蘇祖當前的水平想要再次突破,即便重新優化動作,改變節奏也不一定就能跑得比現在還快。
這一點蘇祖其實也知道,增加和縮短步幅,其實對于一個習慣了固定步幅和步頻的運動員來說,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每一步是稍微跨越的距離大一下,還是在最后沖刺的時候,不自覺的就跨了大步,速度或快或慢都是有講究的。
他這趟跑下來的感覺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節奏,其中中途有幾步步幅上去了,但最后幾步的時候,步幅并沒有控制好,又降了下來。
能夠這樣在跑動中變幻了幾次步幅,還跑出了大概相當于點擊10秒10的成績,已經是因為蘇祖是當前最頂級的百米實力水平的原因。
但蘇祖同樣更明白,他現在不得不考慮優化步幅的事情,他原來的步幅經常是45步和46步,這是當前大部分短跑選手的主流步數。
但比起后世的牙買加閃電的41步,他想要形成有力的競爭必須,將步幅再減少一到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