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到了2007年,世錦賽結束,奧運會又越來越近,一走進體育場,那種幾乎鋪天蓋地火熱賽場氛圍幾乎讓他窒息。
在大阪參加4×100米接力賽的時候,盡管現場比現在人還要多,但畢竟是在異國他鄉,很多語言不通,又是團體項目感受不深。
而在自己的國家,主場作戰,這一刻的體驗完全不一樣。
蘇丙天握了握拳,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血液似乎跟著整個現場一起在慢慢沸騰著。
真不知明年在鳥巢,那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
“……好的,馬上男子一百米飛人大戰即將開始。第一道是我國選手蘇丙天,第二道英國選手里奇-費福頓,第三道是牙買加名將邁克爾-弗拉特,第四道是蘇祖,第五道是泰森-蓋伊,第六道是華萊士-斯皮爾蒙,第七道是庫蘭蒂-馬蒂納,第八道是馬庫斯-布倫森,第九道是美國老將約書亞-約翰遜……這場對決是泰森-蓋伊在世錦賽之后,再次想蘇祖發起的挑戰,我們期待著看看他們能否在本場比賽里創造出更好的成績……”
在央視解說楊劍激情四溢的解說聲中,現在九名選手已經在發令員的指示下走上了跑道。
比起前幾屆大獎賽,今年的魔都大獎賽央視除了解說之外,還有安排了專題的網站報道,似乎因為奧運會即將來臨,在國內這唯一的國際性田徑賽事上投入的目光也要更多。
蘇祖俯身站在起跑線前,抬頭看了一眼遠處的終點線,俯身,低頭。
這是2007年最后一場比賽,而之后很快就是2008年了。
尤塞恩-博爾特已然開始崛起,賈斯汀-加特林也要再度回歸,泰森-蓋伊狀態正佳,把握著每一次向他挑戰的機會,鮑威爾盡管這場比賽避開了100米,但從世錦賽的成績來看,2007年之后的他已然有些涅槃重生的味道。
這么眾多強手的挑戰,帶給蘇祖的是興奮、激動以及期待。
從踏上跑道的那一天開始,從未想過會走到今天,但既然已經登頂,那么無論如何只要還能跑得動,就將會一次次的跑下去。
大學生體育場內嘈雜的歡呼聲漸漸安靜了下去,數萬人的目光聚焦于起跑線,落針可聞。
“SET!”
啪!
比賽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