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唐太宗第234章起風了3k
李元嬰歇息前聽到崔玉奴被送出府,散漫地笑道“你們也忒小心了些,哪用那么麻煩”
“王爺眼里的小事,奴都快嚇死了。”唐七娘端過一盞安神茶,柔聲說道。“陛下來趟金州帶回去個美人,那些御史會彈劾王爺治家不嚴。”
等王妃入府,某本就名分差著,再出這種紕漏,那真是一輩子沒法抬頭做人咯。
“笨,換個名字身份,從別處送進宮去就是。”李元嬰換好繚綾中衣,坐到矮榻上接過茶盞,由春桃幫著卸玉冠,再用玉梳梳頭古人講究多,不過二鳳阿兄至今沒有白發,改講究還是要講究些。“再過三四日,新府衙就建好了,你們按自己的喜好安置,缺什么就和薛娘子說,也可以畫出花樣,交給少府送來的工匠打造。”
最少要住一年的地方,當然以舒適為主。有李惲那個四百車打底,我們只要不超過一百二百車,就都是ian潔典范。就像后世那些炭污的人,最開始萬元就夠吃花生米,后來百萬千萬大家才會驚訝,再后來不上個小目標都不會讓人多看一眼新聞。
也許在不久的某一天,就會有人以八百車或者別的方式,打破李惲的記錄。
“王爺,少府工匠不會惹麻煩嗎”唐七娘有些不確定,畢竟阿翁收了幾只羊都會被免職。
李元嬰喝完安神茶,笑道“不會,某是親王,有權使用少府的工匠。唐傅被免職的事情,有一點點復雜,唐傅認為你應該知道的時候,會解釋給你聽。”
說白了,唐儉屬于急流勇退,只想躺平養老的大老,俸祿沒有多多少,事情卻多很多,他不想再努力了,僅此而已。但在大唐,沒人會相信這種說辭,會衍生出各種陰謀論,除非他愿意到深山老林去,戴上道冠換上道袍,過著餐霞飲露的神仙生活,可他又不舍得醇酒美人。
不要說什么可以辭職,看看虞世南和歐陽詢,辭表寫了無數回,阿兄就沒有同意過。還有魏徵,在原來的歷史線里,阿兄對侍臣說“當今朝臣忠誠正直的,沒有人能超過魏徵,我派他輔左皇太子,用這杜絕天下的怨言。”魏徵自稱有病推辭,阿兄下詔回答說“漢朝的太子以四老為輔左,我現在依靠你,也是這個道理。知道您患病,你臥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于是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舊。病情加重后,阿兄又手詔慰勞,并說“不見數日,朕過多矣。今欲自往,恐益為勞。若有聞見,可封狀進來。”魏徵不顧疾病在身,又上言數事
阿兄用人,只有一個準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當然,也有前提,你要有足夠的能力。
唐七娘搖了搖,柔聲笑道“王爺,阿翁的事情奴不會打聽,更不會去摻和。阿娘說過,外面的事情與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