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能忽悠住番邦那些對大唐一知半解的人。
“滕王,出大事件了”李靖邊跑邊喊道,如同后面被勐虎不對,勐虎應該更怕他。如同后面被一群野馬追趕著,以超過一位正常的六十七后世只說周歲的算法說習慣了,偶爾還是會算錯這群古人的年齡六十八歲老人應有的速度,狂奔。
李元嬰老神在在地倒了杯茶,放到身邊的矮榻前,等李靖喝完水后,心情平靜下來再講述何為大事件。只因為真有大事件的話,袁天罡、公孫白或者孫思邈,任何一個人都比李靖跑得快,不會讓他老人家費事巴力地跑來風荷苑。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他們被大事件拖住腳步,只有李靖最不相關,可以作為傳遞消息的人。
可能性無限接近于霸王龍跑到朱雀大街上。
“李太史弄出來了個蒸汽飛機的尺規圖,班謙和劉布說非常具有可行性,袁瘋子他們正在趕往云鶴府。”李靖沒有坐下也沒有喝茶,扶著湖邊的欄桿,語氣急促地說道。
唐儉眨了下眼睛,疑惑地問道“蒸汽飛機是什么”
李元嬰“”
應該是直升機吧竹蜻蜓引發的思路,李淳風終于想起來要付諸實踐了。
李靖呆愣了下,唐狐貍怎么變得越來越笨了呢輕聲解釋道“墨翟曾費時三年,以木造鳶,飛升入天。漢書王莽傳記載取大鳥翮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墮。抱樸子內篇雜應又云,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李太史見滕王為晉陽公主制作的竹蜻蜓,就想著與蒸汽機結合也許可行,經過縮小版模型的試制,做出了正常尺寸的尺規圖,按設計數據可載四人,升空三里,飛行四百里。”
唐儉手里的棋子“噼里啪啦”地落在平臺的地板上,呆呆地看著李靖,不敢置信地重復道“飛行四百里”
“杜澈說還可以改進,也許某天可以飛行八百里。”李靖看著唐儉呆滯的樣子,瞬間圓滿了,大家一樣的反應才真實目光轉向李元嬰,“滕王,你怎么如此澹定”
李元嬰端起茶盞來輕嘗一口茶水,特別有袁天罡那種高人范地澹澹說道“想法很不錯,現實會很打臉,十年之內能達到八百里,都屬于神速,不必如此激動。”
1903年來特兄弟制造的固定翼飛機飛行成功,航空先驅們付出了相當的艱辛和努力,但由于直升機技術的復雜性和發動機性能不佳,它的成功飛行比飛機遲了30多年。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大唐,想要實現直升機上天,也不是不可能,畢竟蒸汽機和電子管已經做出來了,火油機應用的時間也近在眼前,但十年的時間,還是需要滴。光螺旋槳的制造,材質的調配,還有更多細節方面的東西,不是一拍額頭就能出來滴。
也不是楊戩的飛船,靠一種名為混元氣的物質作為燃料,就能飛天入地。這是實打實的工業制造,不是玄幻修仙。
槳葉在空氣中旋轉,葉的向后一面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光這個面的定型就很復雜,不是制作竹蜻蜓,差一點也能飛著玩。螺旋面差一點,不是飛不起來,就是飛起來后機毀人亡。與船的螺旋槳有相似之處,卻又很不相同。從船掉入水中的存活率,和從空中掉下來的存活率,相距之遠,不亞于從碎葉城到崖州。
杰克和肉絲乘坐的船撞冰山后有710人幸存,某航的飛機殘骸至今下落不明。
李靖如同被兜頭潑了一大盆冷水,冷靜下來后,坐到李元嬰身邊的矮榻上,耷拉著肩膀嘆息道“十年,某不知道是否能看到”
唐儉“”
十年,沒人敢保證,就是某某還年輕,必然能看到。
十日后,云鶴府的蒸汽飛機試驗被李世民叫停,并一腳將李元嬰和他的屬官們李靖和唐儉除外,直接踢到滕州。至于大婚,蘇烈還沒回來,豎子才十一歲,舉行昏儀的時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