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趙佶為何沉默不語?因為太皇趙佶也不想割讓中山、河間二鎮給金人;但是,太皇趙佶回京不久,對外面的情況不掌握,預判不了不割讓中山、河間二鎮所能帶來的后果,怕說了自己的意見后,作為兒子的趙恒不好違背,堅決不割讓中山、河間二鎮,再引得金兵入境,就麻煩了。所以,趙佶沉默不語。
欽宗趙恒見趙佶沉默不語,也不好堅持再問,遂告辭出了后宮。
欽宗走后,太皇傳旨,令護送起返京的高俅高太尉即刻入宮覲見,不得有誤。
高俅自趙佶還是端王時就服侍在趙佶身邊。趙佶也甚是欣賞高俅,提拔著高俅擔任了殿帥府太尉。高俅知恩圖報,對太皇趙佶極為忠誠。
高俅奉詔,來到后宮,覲見太皇趙佶。
高球跪伏在地,扣頭不止。趙佶見狀,忙道:“太尉乃自己人,何須多禮,快快起身。”高俅爬起身來。趙佶過來,攙了高俅的手,拉到自己身邊的一張座椅上,讓高俅坐下。高俅感激萬分,泣淚齊下。高俅道:“太皇喚臣入宮,有甚旨意,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太皇笑了笑道:“高卿言重了。現在咱們主仆二人,已遠離廟堂,朝廷的事,讓皇上他們處理去吧,咱自家人就是拉拉話而已。”
對趙佶的話,高俅不信。高俅心里清楚,太皇返京后,首要的是疏遠大臣,不使圣上有看法。現在,太皇之所以緊急召見他,必然有事。
高俅望著太皇趙佶道:“太皇在上。臣自出道,便跟隨在太皇身邊。臣乃孤兒,不知父母為誰;為了生計,不得不周旋于大戶人家。是太皇拔臣于底層,抬舉臣做了殿前太尉。這些年來,臣雖有過個干兒衙內,實乃臣之叔伯兄弟,其意也是為了延續高氏香火。無奈,衙內不成器,前些年因糾纏于林教頭之娘子,被人暗中廢了,后死于疾病。目今,臣依舊是孤身一人,太皇于臣,有再生之德,再造之恩,臣感激不盡。太皇在上,臣既食太皇之俸祿,必擔太皇之憂愁;至此多事之秋,定將盡忠盡孝,報恩于太皇。”
高俅的此番話,說得甚是誠懇,趙佶也為之感動。趙佶輕撫著高俅的手道:“高卿啊!你的忠誠,天地可鑒,日月可表,朕心里盡知。實不滿高卿說,朕未禪讓前,曾有許多御史,多次彈劾你,請朕罷免你殿前太尉職務。這些大臣,哪里知道朕與卿之間的感情?朕南去亳州上香,卿聞聽后,親率兵馬,前去護衛,便是明證。”
高俅道:“此乃臣職責所在,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太皇點頭。點頭畢,續說道:“朕雖禪讓于皇上,然朕還在宮中,許多事情,皇上常來請示,這讓朕有點無所適從。”高俅道:“此乃自然。朝中大事,還得太上皇定奪。”趙佶道:“朕既然禪位于皇上,許多事情還是還是皇上自己定奪的好,朕不好再干預;但有些主意,還是要出的。”高俅見說,點頭道:“太上皇說的是。”
趙佶點頭,隨后說道:“高卿啊!朕急招你來,是有件事情,想聽聽高卿的意見。”高俅道:“太皇請講,臣洗耳恭聽。”
太皇趙佶遂將金人催要中山、河間二鎮的情況告訴了高俅,最后問道:“臣以為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