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明也道“蕭書記,要達到這個收入水平,在我們寶源縣恐怕是真不大有可能了畢竟江中有產業、有人才,我們寶源縣卻啥都沒有”
縣紀委書記納俊英的目光,此時又已經完全盯在了蕭崢的臉上,她隱隱地感覺到,蕭崢跟大家聊收入,似乎是別有用意的之前,她對蕭崢的一絲失落,此時也慢慢地變輕了。恐怕,蕭書記,絕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簡單
蕭崢搖搖頭,對洪文明道“產業可以招商、人才可以引進。我跟你們透露一下吧,就在四年前,我以前所在的安縣只有一個石礦產業,當初我在鎮上,縣里做出了停礦的決定,對整個縣、鎮進行了一次休克療法,縣里、鎮上一下子沒有了經濟來源,工資也一樣發不出來老百姓更是意見特別大,讓他們怎么生活嘛”
蕭崢講故事也算是一個高手,那段往事他又是親身經歷,講得繪聲繪色,在座的領導也都聽得津津有味,備感好奇。
“可當初縣委、縣政府都是態度非常堅決,就是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于是,我們安縣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把礦山停了,把山頭復綠了,把環境給治理好了,把鄉道都建起來,一下子全縣山青水綠,處處鳥語花香。然后,我們就開始搞旅游、搞民俗、搞度假酒店、搞茶葉、花卉等特色農業生產,我們還把藏龍劍雨的拍攝拉到了安縣,又在大城市搞了宣傳,一下子安縣就變成了鄉村旅游的目的地,農業創業的熱土
也就是四年時間,咱們安縣從政府發不出工資、農民沒活干,變成了現在一個花園式的縣城,我拿到的收入也翻了幾倍,在市里也買了房子。我們那邊的農民,自己建房,自己開私家車,到縣城買房子的農民也多起來了”
金泉生、李東林等人都相互看著,有些難以置信,同時也是無限向往他們雖然是縣領導,平時可以用公家的車,但是這個車畢竟是公家的,不是自己的。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家里都還沒車,既是買不起,更是用不起。
蕭崢看看大家的表情中那份熱切,他感覺火候差不多了,就道“我在安縣是親自經歷過從窮變富這個過程的,所以我在這里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咱們只要找準了方向,就在這兩年內咱們寶源縣就可以來個大變樣,五年內大家的收入可以翻兩番”
蕭崢這話不是瞎扯淡,安縣干部的收入就是在這幾年內翻了兩番,寶源縣的基數低,完全可能。干部的收入,與當地財政收入直接相關,只要財政好起來了,政府是可以給干部改善收入水平的。
鄧廣德朝李東林看了看,道“老李啊,這么說的話,我們倆還都輪得到呢”這兩人也就五十三四歲的樣子,距離退休還得好幾年洪文明道“鄧主任、李主席,就算退休了,退休金也會水漲船高,我們現在退休人員和在職人員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減小呢”鄧廣德和李東林笑著道“看來,還真的得把經濟給發展起來。”
納俊英聽到現在,她已經大體明白了蕭崢的用意,之前對蕭崢的一點點失望,似是也被蒸發了,納俊英看向蕭崢,有意問道“蕭書記,你剛才說只要找準了方向,就在這兩年內可以來個大變樣。那,這個方向在哪里”納俊英剛問完,鄧廣德、李東林和洪文明也都問道“是啊,這個方向不好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