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數十年前最后一次造訪這里時一樣,北地高原的白色的冰雪與怒號的狂風是這里永恒不變的背景。
隨著風暴鳥自高空中壓低飛行高度,下方一眼看不見邊際的林海,讓埃爾維斯想起自己最初離開這里的光景,恍若昨日。
“長者,在想什么”馬爾維斯在他的身邊問道。
“沒什么,一點回憶而已。”埃爾維斯從自己的記憶中抽離,看了一眼身邊的小馬爾和他的兄弟們。
他略微低頭掩飾自己的目光,但擋不住的是他此時內心里火熱的希望。
與他背后的其余十幾位戰斗兄弟一樣,馬爾維斯身上的動力甲還是圣克里斯號最近幾年的產品。
清一水的馬克4型,并且針對頸部以及其他護甲的間隙做了一定補充強化,當真是實惠又好用。
每當看見這群新兵身上簇新反光的動力甲,埃爾維斯總能想起當年在戰團時,和其他兄弟互相串著用盔甲部件的窮日子。
現在的日子倒是富裕了,可惜斯人不再。
機械賢者們的眼里這點盔甲不值一提,都不夠圣克里斯號一天的產能。
若不是伺服儀器還算有技術含量,區區百十來套馬克4,恐怕也就是機械方舟上主座鍛爐半天的工作量就足以搞定。
但他們依舊在初期干脆利落地拒絕了埃爾維斯的生產申請。
理由很多,但總結起來就是費用昂貴、工序煩瑣、開模具的錢比材料費還貴云云。
可這些真的能難住這些機械神甫不可能
什么費用昂貴,本土的人口和礦產都是白來的,根本就沒有進口材料,哪里來的費用
什么工序繁瑣,機械神教難道最擅長的不是自動化制造
什么模具費用,馬克四型的stc公開技術授權從火星發出已經過去了5千多年了全套的圖紙、參數在這些機械神甫的腦子里都快長毛了好嗎哪里有新生的費用
他們無非是不想產生計劃外的工作,導致他們私人研究時間被霸占而已,埃爾維斯對此心知肚明。
但好在加爾文大人支持了他的想法,這位大人當時與康斯坦汀等一眾神甫的對話他至今還歷歷在目,當加爾文對這些神甫們說
“計劃里也確實有這樣一批物資的需求,但既然說大家數量少沒有性價比,那我建議索性就來它幾千套好了。”
話一說完,剛剛還說模具昂貴的神甫們頓時傻眼,這可和他們意料中的情況不符。
于是什么“電磁肌肉培育周期太長啦、內部管線合金加工要求過高啦、主鍛爐工期緊張不能拖延啦”之類的理由就全出來了。
艾爾維斯幾乎是強忍著笑意,看著加爾文與他們幾番討價還價,終于將這一批總計1200套動力甲和配套的設備、備件逐一敲定。
在這位大人與康斯坦汀神甫有意無意的偏袒下,他們還乘勝追擊,最終敲定了一套獨立固定的動力甲部件生產線的安裝計劃,與后續的輕武器彈藥生產線一樣,就在那顆新建立的工業星球上為他們戰團預留的一處要塞修道院之中。
生產線的產能不大,但每十年50套的完整動力甲和對應輕武器以及兩倍數量的備件,還是可以保證的。
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