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里的數據、猜測、論證一條龍服務直接得出結論。
“高手在民間啊,我還在猜科研怎么才能開啟,沒想到有人憑借收集來的信息直接把機制推出來了。”
有些幸運的玩家,文明科研模式天生就是集中力量攻堅同一個科技。
但更多的玩家卻是分散式的,三大科研系每個系都研究著復數的項目,這讓科研能力本就不富裕的文明更是雪上加霜。
同時并非所有的科技都能被系統認可。
玩家的科技面板想要正常工作,必須滿足兩點。
一是集中科研力量,物理系、社會系、工程系,每系只研究一項科技。
二是研究的科技一定要選好,至少要得到系統的認可。
滿足兩點后
,玩家就能看到科技研究的預計需求時間、研究速度加成、科技效果。
一項科技的研發需要科研點數的投入,直至進度條走滿才算完成科研。
科研點數的產出與文明的科研力量相關。
不同科技所需要的科研花費不同,同時文明對科技的認知程度,也會影響花費科研點的需求。
譬如在研發被逆向的科技時,文明對科技的原理、應用都有清晰的認知,那么科技只需要基礎的點數。
反之,如果文明化身只給文明提了個科技名字就讓他們研究,難度系數倍增,所需要的點數也會增加。
這還不算最糟的情況,有的文明只會不斷優化已有的知識體系,對全新知識的探索進度寥寥無幾,文明化身也不懂該研究什么。
那這時候,文明的科研就算是陷入了停滯,長久的惡性循環甚至會讓文明產生科技倒退制度衰敗的現象。
現如今科技區已經有10多個被公布的科技,可以顯示在玩家的科研界面,能知道科研點需求和科研進度。
帖子對玩家們第一個建議是整合文明的科研力量。
第二個建議是查閱科技分區的科技樹。
同時貼主也在請求其他人分享出自己知道的科技。
看完整篇上千萬點贊的文章后,王皓翻看評論區靜靜思考了良久。
罐頭佬感謝大佬的分享,差點就走上岔路了
禁賽專家好人一生平安,感謝大佬對文明做出的貢獻
伐熊工光頭強我這里有項科技生態模擬,效果是增加食物產出,已經上傳到科技樹了
神秘喵希望文明能夠越走越遠,希望二十年后大家安好
上千萬點贊,數萬的評論。毫無疑問
大部分人都在努力為藍星做貢獻。
“也對共同奮斗才是大勢所向,或者說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有著同樣的訴求。”
靈光閃過心頭,似福至心靈的感悟。
“文明從不是哪個官員或者部門就能代表的,她始自大地上滔滔不止的歷史河流,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期望奔流星空,如同這銀河般閃耀、美麗。”
“所以官方的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家們守護文明的意志。”
“多少也是這輩子自己的家,總得做些什么吧”
王皓眼中的不羈收緊,似乎有了自己的目標。,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