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袁譚的這般舉措,劉備給出了他的評語,他也知道其中緣由為何?
蓋魏公嗣君席位之爭也。
袁譚作為袁紹的長子,被袁紹過繼給了他的哥哥,又被派遣到青州任職,遠離了鄴城這處河北的政治中心,可見袁譚不為袁紹所喜,嗣君之位,很難按照長幼有序的規則落到袁譚身上。
同時袁紹鐘愛幼子袁尚是出了名了,私下里說過立袁尚為嗣的話,只是沒有放到明面上。
在這種情況下,袁譚急于立功,以討袁紹歡喜,謀求嗣君之位,劉備確是能夠理解,這不僅僅關系到河北的歸屬,說不得天下的歸屬,都要落在這位嗣君的身上。
只是苦了青州士民!!!
青州士民在連年遭受兵災的困境下,不得一歲的安息,今歲又將卷入一場大戰當中了。
眾人一路東行,在平原郡停留了數日后,就渡過大河,往齊郡而去,不數日,袁譚、劉備抵達了齊郡的郡治臨淄,打算在臨淄修整十余日,整頓兵馬,搜羅輜重,然后再行南下攻取泰山、瑯琊。
在南下進軍前,袁譚秉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想法,派遣了心腹之人華彥、孔順為正副使者,攜帶貴重禮品前往泰山郡招安臧霸、孫觀等泰山諸將,以求兵不血刃拿下泰山、瑯琊,然后轉向西進,與袁紹統帥的中路人馬會師于兗州。
因是如故,數日后,在臧霸的府門前,有兩位使者被迎接了進去,正是袁譚所遣華彥、孔順二人。
“臧將軍。”華彥先是施了一禮,接著出言道:“我家魏公坐擁冀幽青并四州,鷹揚河朔,眾至百萬,良將千員,天下諸侯莫有能及者,將軍今以區區萬余人馬守御此郡,妄求相抗,吾以為甚是不智也。”
“況我家魏公奉衣帶詔討賊,以順討逆,以有德攻無德,勝機在握,如覆手爾,將軍固當深思己身,莫要自誤。”
這是一句威脅的話,也是一根敲向臧霸的大棒,隨著大棒落下后,華彥又出言道:“世人皆知,我家魏公禮賢敬士,我家公子敬慕英豪,以將軍之英才,若是來投,必為我主所喜,高官厚祿,莫不擁之,將軍豈無意乎。”
大棒之后,一顆甜棗塞向了臧霸,華彥此刻停止了言談,他靜候臧霸稽服跪拜,然后隨他一起去覲見袁譚,如此他就成就了大功一件。
只是華彥預期出現了偏差,身材魁梧、有似寶塔的臧霸神色冷淡,不為所動道:“使者還請回去,某既是歸于曹公,自當為曹公效死,豈能為不義之舉,這不是我輩大丈夫應該做的事情。”
“嗯?”華彥有些訝異,他沒想到臧霸竟然想螳臂當車,不顧及自身和家族的安危,他沒有再出言相勸,而是孤傲的放出一句話來:“將軍執意如此,他日將悔之莫及也。”
言訖,華彥揮袖而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