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沉默了,他知道袁紹恥于官渡之敗,但沒想到袁紹會這般記掛官渡之敗,以至于道出這等非人主所言,有失雍容的話來。
對于曹操遣使求和一事,田豐的看法是曹操為人務實,不以愛恨為念,可落到袁紹眼里,卻是曹操怕了、懼了秦軍的兵鋒,所以才遣使來求和。
“所以。”袁紹說到這里,不由有幾分暢快,他揚聲道:“曹孟德不將許攸這個叛徒交出來,呵,就莫想吾同他修好,到時候一面對上關中兵甲,一面對上吾河北大軍,且看他如何騰挪…”
今日看來是說不通了,田豐心下嘆了口氣,即是這件事說不通,他打算去說另一樁事:“聽聞明公有意派遣劉玄德征伐遼東,不知此事確乎否”
“吾確有此意,也將有所舉措。”袁紹大方的應了下來:“此事是審配建言,遼東太守公孫康外忠而內奸,留著公孫康在遼東,將為后患,宜早除之。”
“只不過若是舉大眾而往,甚為不妥,且錢糧方面有所不濟……而劉玄德所部人馬雖少,但卻甚是精銳,又劉玄德本涿郡人,對遼東也有所了解,遣劉玄德征討遼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審配。’田豐默念了一聲建言之人的名字,霎時間知道了緣故,審配與長公子袁譚不合,但卻與小公子袁尚相友,而劉備曾經舉袁譚為茂才,天然是站在袁譚一邊的人。
是故審配如此建言,只怕是為了除去袁譚的一只臂膀,到底這樁事情,關系到立嗣之爭。
田豐心中重重的嘆了口氣,劉季玉日漸強盛,曹孟德也難以遂定,今下河北內中又有紛爭,袁本初年紀也逐漸大了,容貌日衰,精力不濟。
日后河北面臨的時局,只怕是難矣哉!!!
……
涿郡。
一支隊伍來到了此地,旗號打著劉姓。
劉備只帶著張飛、趙云等數騎,來到了自己的鄉土,遠遠的,他就望見了那一棵高有五丈余、亭亭如蓋的桑樹。
‘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幼年時的豪言壯語浮現在了劉備的心頭,在看到桑樹的第一刻,同時劉備心中感慨非常,大樹依舊蒼綠,他卻是年歲大了。
“兄長,遼東僻遠,恐難克定,你為何要領下這一樁差事。”張飛不解,他不明白劉備為何找上袁譚,讓袁譚在其中說項,卸去征遼的任務。
劉備只淡然微笑,片許后他回應張飛道:“遼東雖是僻遠,可有二人相助,自是不難拿下。”
“是何二人”張飛追問了一句,劉備卻只是不答。
但在數日后,大軍行進到漁陽郡,張飛見到了劉備所說的二人。
一為田豫,一為牽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