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
鎮東將軍、領河南尹黃權眉頭鎖起,一目十行的掃視著鋪在案幾上的軍報。
這封軍報來自虎牢關的守將陰溥,陰溥在軍報中言,成皋的曹軍大舉進發,有攻打虎牢關的意圖,如今曹軍就屯駐在虎牢關不遠,其人馬有萬余,聲勢頗為雄壯。
軍報上還言,曹軍著斥候向虎牢關內射來箭矢,箭矢上掛有曹仁書寫的檄文一封,檄文上言,大漢丞相曹孟德不日就要親至,統十萬虎賁之師,一戰而傾覆虎牢。
檄文末尾,有招安之意,言是陰溥如果早日出降,不失封侯之位,若是頑抗負隅,不識時務,來日攻下虎牢關,將行屠城之舉,此蓋曹操‘圍而后降者不赦’之軍令。
軍報的最后,守將陰溥向黃權進言道,如今曹軍不過萬人,他帳下有三千士卒,守御虎牢關足矣,是否派遣援軍到虎牢關援助,可以等他先摸清曹軍底細再說,卻是不必急著發遣援軍。
看罷軍報,黃權將這封軍報遞交給帳下文武,等到文武聚眾看過后,他向自長安趕赴此地的賈詡問道:“文和先生,依你之見,是否應當派遣援軍前往虎牢關。”
“當然要派。”賈詡氣壯的道了一句。
“先生是以為…”黃權面上閃過一縷不解:“曹軍會如曹仁所書檄文上一樣,數萬人馬會于虎牢關前,且曹孟德將親至虎牢,統兵進犯,若不增兵虎牢,則虎牢關將為曹軍所下?”
不待賈詡回音,黃權道出了他胸中的困惑:“若如是,權有一二不解。”
“其一,曹仁有名將之風,當是不會將曹軍的動向在檄文上申明,直白的告訴我方,凡睹兵書和戰事,豈有向敵方泄露軍情的,這不是一個合該的將領該有的行事作風。”
“其二,虎牢關目下,陰溥尚有堅守之心,聲明不用發遣援軍,可先觀察一二曹軍的動向再說。如果我們現在就發兵,未免顯得怯懦,又受制于曹軍,為曹軍所調動。”
賈詡露出一抹淺笑,他點頭頷首道:“將軍所言是也,如今形勢不明,冒然發遣援軍到虎牢,確乎是有失穩重。”
“然。”賈詡發出一道轉折聲。
“當下曹仁發檄文,聲言將舉大眾來寇虎牢,且曹孟德將親至,這必然是引誘我方派遣援軍前往虎牢,是兵法所云,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理念,可見虎牢是一虛處,用于吸引我方注意力,曹軍當從它道而來。”
“即是曹軍將從它道而來,我等何必派遣援軍前往虎牢。”被派遣到河南尹助陣的襲肅面露惑色,納悶的問了一句。
“我懂了。”黃權一點就通,他代賈詡解釋了起來:“曹仁所行,是為了吸引我軍前往虎牢,好從他處著手攻伐我方,若是我方不派遣援軍前往虎牢,曹孟德必然心懷猶疑,不會做下一步的動作。”
“所以我等要如曹孟德的意,派遣援軍前往虎牢,以示我等中了他的虛實之計,然后等到曹孟德有下一步動作時,后發制人,打曹孟德一個措手不及。”
“等等。”襲肅眉頭緊鎖,他是越發不解,聽得是越來越糊涂:“曹孟德希望我們派援軍去虎牢,然后我們為了讓曹孟德相信我們中計了,所以派遣援軍去虎牢,這說穿了,我等不是往曹孟德挖的坑里跳嗎?到底是中了曹孟德的計策。”
賈詡搖了搖頭,一臉云淡風輕的神采,他提點道:“曹孟德行虛實之策,在虎牢關前設了一支虛兵,我等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派遣一支前往虎牢救援的虛兵,卻是不必真正派遣援軍,也好留下足夠的后備兵力。”
“虛兵?”襲肅伸出手撓起了后腦勺,神色間大為不解:“這虛兵是什么兵?”
賈詡卻是不再多言,他打了個啞謎:“襲將軍不必情急,不日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