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袁譚的好意,蘇由面色清冷,他拱手推辭道:“公子,軍中多務,某還需先行處理軍中的事情,至于宴席,只能多謝公子的厚意,某卻是無福消受了。”
聞言如此,袁譚俊秀的臉龐扭曲了一下,差點按捺不住胸中的怒意,但他很快恢復了笑意盈盈的姿態,他笑道:“當下自是以軍務為先,將軍自便,來日有所建功,再共飲一杯也不遲。”
蘇由也不接話,他拱手告辭而去。
‘匹夫,匹夫,十成十的匹夫。’望著蘇由離去的背影,袁譚心中怒罵了起來,一個素日以吸兵血揚名的將領,竟是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板正姿態,來拒絕他這位長公子的好意。
是仗了誰的勢,靠了哪座山,敢如此猖狂。
不用多想,袁譚就知道蘇由背后站著的是袁尚,這廝多半投靠了袁尚,所以才對他這位長公子不假辭色,擺出一副公事公辦,離人千里的模樣。
豎子,匹夫,早晚有一天,我袁譚會一一報答你們。
……
新野。
荊州牧劉表所遣將領王威,統兵八千來到新野。
雖是王威沒有上過戰場,但他自認熟讀兵書,腹有孫吳之機,胸有韜略萬篇,不輸于一般的庸將,說不定碰上名將,也可以去扳一扳手腕。
想到這里,王威心中有些不快。
前面他向劉表進言,以曹操大軍西進,進攻河南尹,許都必然空虛,或可趁此良機,遣良將,統銳卒,襲取許都,迎大駕于襄陽,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此大事可行。
至于良將的人選,王威自認舍我其誰,他有心毛遂自薦,統萬余人馬北上襲取許都,立下不世之功,揚名于海內,使天下皆知荊州有王威這等奇人。
可劉表無進取之心,辭以江東不寧,孫氏連年犯境,不得出兵北上,讓有心建功的王威大失所望,認為所棲非是良木,所擇不是良主,他走了眼,認錯了主。
而王威之所以心下反應如此之大,蓋因這不是劉表第一次拒絕他了,前面袁曹相持于官渡,王威那時候就已經進獻了襲取許都的良言,那是劉表和現在一樣,置之不理,不愿進納他的金玉良言。
至于為何今時今日,在劉表拒絕王威進言的情況下,王威統兵八千來到了新野,做出了北上的姿態。
蓋因軍中除了兩千荊兵受王威調配都統,其余六千人,皆是自房陵潛行至此的秦軍。
王威想起了十余日前劉表秘密召見于他,言是將派他為將,北上襲取許都。
當時王威大為驚喜,認為劉表果然是一代雄主,他到底是沒看錯人。
可劉表接下來的話,卻是讓王威大為失望,劉表言道:“秦王與孤密信,與孤借道,自房陵到新野,而后北上攻打宛城,同時希望孤為之遮掩。”
“卿既有北上之心,立功之意,今孤著卿統兵兩千,前往新野和秦軍相會,而后奉秦軍主將之令行事,或可趁其間,做一點事情,立下一二功勞,孤定然嘉賞。”
是以王威來到了新野,見到了趕赴此地的秦軍主將——吳懿,以及吳懿麾下文武-——成公英、閻行、尹奉、馬岱等諸人。
“吳將軍,幸會。”王威拱手施禮道。
“王從事,久聞君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吳懿客套了一句,且語氣較為熱絡。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