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劉璋同辛毗論事到了三更時分,而后議會方才散去。
第二日。
劉璋出潼關送別辛毗,他握著辛毗的雙手,殷勤叮囑道:“辛卿,此去珍重,勿要置己身于險地。”
“大王。”辛毗神色感動,眼角有淚水劃過:“臣此去,必為大王謀定河北。”
言訖,辛毗上馬離去,劉璋駐足于地,目送辛毗身影至此不可見。
趙昂望著辛毗的背影嘆了一聲:“本以為河北來使,是為申包胥哭秦庭,卻不料,此人竟是來棄暗投明的,真可謂是天助大王,是上天有所眷顧啊。”
劉璋淡笑不語。
……
幽州,遼西郡。
劉備打量著拜服在下方的辛評,聽著辛評痛哭流涕,請求他出兵助陣袁譚,且言語間,說是事成之后,將以幽州相贈,他心下卻非歡喜,而是長吁短嘆了起來。
向著,袁紹鷹揚河朔,何等的豪杰,何等的英雄,何等的勢不可擋,然而一朝亡命,尸體還沒有涼下來,子嗣就交兵攻伐,全然不顧兄弟之情。
劉備在想,倘若是袁紹泉下有知,是不是難以瞑目,九泉之下亦不得心緒安寧。
心中做此等念頭,可面上,劉備卻是上前扶起辛評,他寬慰道:“先生不必如此,譚,舊日備所舉茂才也,備自是不會放任顯思落入險地,更不會目睹袁尚做出殺兄的舉措來。”
“備當發兵,為顯思之援手。”
“若如此,評代長公子多謝玄德公。”辛評意欲再拜,卻是為劉備所托住,不得俯身拜下。
是日,劉備舉行了一場宴會,作為歡迎辛評的儀式,也是同辛評議論鄴中動靜,以及中原之地的動向,好為接下來出兵一事做好綢繆。
辛評為劉備留下住了兩日,而后急著南下向袁譚交差的他,向劉備拱手告辭,在劉備出城送別數里的厚意下,辛評離開了遼西,往平原郡而去。
“兄長,袁氏兄弟相爭,與我等何干,就算袁譚是你在豫州刺史任上舉的茂才,可也用不著為了袁譚出兵吧。”張飛有所不解,他在辛評離開后,直白的向劉備問道。
為劉備請出山的隱士田疇笑道:“張將軍,主公之所以應下袁譚請援,蓋因如今袁氏相爭,是我等的機會,我等可趁鄴中之兵向平原之際,一鼓作氣拿下幽州。”
“此中,全取幽州本就是今歲我等的任務,同時牽制袁尚部分兵力,又可當做為袁譚處理,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所故主公應下了袁譚所請。”
“還是田先生看的遠,飛卻是眼界淺了。”張飛大大咧咧的道了一句。
聽著田疇和張飛的對白,劉備舉目南望,一雙眸子仿佛越過了山水般,眺望到了他的故土——涿郡,見到了那棵高五丈余,樹葉濃密,狀如車蓋的桑樹。
同時劉備念起了少時的志向:‘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整軍,備戰。”一念至此,劉備發出了一道鄭重的命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