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隊人馬匯合,袁尚于陣中指揮,張郃和高覽領著生力軍在前拼殺,只求攻破秦軍的防線,沖到鄴城城下,和出城的文丑所部搭上線,兩相合力,大破秦軍。
這是田豐先前向袁尚發去書信,同袁尚約定好的計劃。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出城的文丑所部受阻于甘寧、馬超,這廂袁尚所部為王平牢牢阻擋,兩路人馬匯聚不到一起,讓趕赴此地的袁尚不由心中焦躁了起來。
尤其是袁尚聽到了前方傳來‘萬勝’的歡呼聲時,這些萬勝的聲音非是河北的腔調,而是關中、蜀地特有的聲音,通過秦人的歡呼聲,可以得知出城的文丑所部,大抵是敗了。
“與我上前,上前。”袁尚大聲喝令,希望能突破正當面的秦軍,挽救文丑所部的敗局,可面前的這伙秦軍本就堅韌,在聽到后方同袍勝利的歡呼聲時,更是屹然不動,好似抱定青石的綠竹。
推進不得,甚至于秦軍在鼓舞下,開始反推了袁尚所部,士氣正盛的秦軍,一往無前的,在王平的指揮下發起了反沖鋒。
王平并沒有因為后方的勝利而生出驕心,他調動無當飛軍向前推進,卻是一步一步向前,如墻而進,一點點的去打壓、去消弭袁軍的戰心,直到勝機出現的時候,再來上一招狂沖猛打,打垮正當面的袁軍。
張郃身在前軍,他見狀不免面色沉重了起來,秦軍穩扎穩打,兼之有士氣的加成,而反觀己方,戰意不足,士氣有所不振,這樣下去就是一場大敗。
‘當退矣。’張郃生出了一個念頭,他知道現在應當做出退兵的選擇,畢竟出城的鄴兵為秦軍所敗,他們就算沖破當面對的秦軍,還需面對剛勝上一場的又一隊秦軍。
自不必提,他們連正當面的秦軍都未能沖垮,且在局勢上落于下風。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抱著這個念頭,張郃讓高覽在前軍指揮,他則拍馬來到中軍,向袁尚進言道:“明公,出城的鄴兵已敗,當面的秦軍又是少有的堅韌,我軍進取不利,理當就此退兵,不然擊破出城鄴兵的秦軍合圍過來,再走就怕是晚了。”
袁尚目光閃爍,面上泛著糾結的神情,對于就此遁走,他實是心有不甘,可局勢如此,若是不走,他這一票人馬,只怕如張郃所言,大半要折損在這里
最終,袁尚咬了咬牙,語氣猶疑道:“張將軍,今者我軍正與秦軍貼近攻殺,就算想退,也不太好退,若是一個不慎,為秦軍銜尾追擊,也是一場大敗。”
袁尚有所擔憂,畢竟現在正是交兵的時候,退兵一個不好就會變成潰敗,將顧不上兵,兵顧不上將,各自奔散,人人自危也。
“明公但引大隊人馬遁去,郃當領大戟士為明公殿后,使明公無憂于秦軍。”張郃面色決然,帶著效死的豪情。
“將軍。”袁尚神色為之感動,他上前握著張郃的手道:“將軍當見機行事,萬不可令己身落入危殆之中,尚且先引兵還營,于營門處靜候將軍。”
“明公,還望速行。”張郃重重的點了點頭,他保證道:“郃隨后就來。”
言訖,張郃返回前軍,讓高覽協助袁尚引兵離去,他則留在此地,呼令大戟士結陣抵御秦軍的攻勢,為袁尚的撤離爭取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