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九月。
劉璋自雒陽動身,向著鄴城趕赴。
不數日,劉璋站在了鄴城的城頭,目光掃略,俯瞰著鄴城的一切。
歷史上這座城池先是為袁紹幕府所在,而后鄴城為曹操所攻取,曹操覬覦冀州的富饒,將鄴城打造成了曹魏的霸府基石,并在鄴城的西北角筑造了鼎鼎有名的銅雀臺。
可如今隨著劉璋的的出現,鄴城的命運和歸屬發生了改變。
先是鄴城歸屬到了劉璋手中,而后是所謂的銅雀臺,這一世應當是不會被筑起了。
蓋因劉璋的根基在關中,在長安,而河北作為一個能和關中抗衡的地理單元,劉璋不會放任河北本土勢力壯大,反倒是會壓制河北的本土勢力,保證關中的龍頭地位。
就在劉璋登樓遠眺,心下沉思的時候,來自后方的一陣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索。
“公衡,可是有什么事情。”劉璋不用回顧,根據腳步的節奏和輕重,判斷出了來人的身份。
“大王。”黃權上前幾步,來到劉璋的身側,拱手向劉璋通稟道:“據間細探查,袁尚遣送逢紀為使,前往許都求援,用唇齒相依的利害關系說服了曹孟德出兵北上。”
“眼下許都方面正在整頓兵馬,或將不日北上與袁尚相連。”
“卿以為,曹孟德此次出兵北上,是當真要施援手于袁尚,還是說不過是應付袁尚求援一事而已。”一陣秋風吹拂而過,劉璋順勢垂詢了一句。
黃權聞聲斟酌了一二,而后他肯定的答道:“以臣下之見,曹孟德雖是為人奸詐,但英才勝于常人,自然是知道若是河北為我軍所有,中原獨木難支的道理。”
“所故臣下斷定,曹孟德此行北上施援手于袁尚,定是要鬧出一二動靜來的,不會眼睜睜的放任相爭相斗的袁譚袁尚兄弟為大王所夷滅,河北之地為大王所得。”
“我意也是如此。”劉璋微微頷首,盡管當下袁譚和袁尚在平原郡糾斗,對他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放眼北方,遼東有劉備,中原有曹操,這二人都是能稱得上英主的人物,不會不懂得唇亡齒寒的淺顯道理。
或許袁氏在平時,對于曹操、劉備來說是競爭者,是欲除之而后快的敵手,可于此同時,屹立于北方的袁氏,有著作為曹操和劉備的屏藩的作用。
此中曹操和劉備二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又霸占中原,實力強勁,劉備聞名于海內,為宗室賢良,雖是所據不過遼東之地,但麾下有萬人敵關羽、張飛,是不可小覷的勢力。
因而在討滅袁氏的戰爭中,中原和遼東,曹操和劉備,劉璋都需要關注他們的動向,以防二人破壞他討滅袁氏的進程,甚至于破壞他討滅袁氏的這次大好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