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黎陽。
鎮北將軍黃權從鄴城出發,一路南下來到了黎陽縣。
而黃權所以來到黎陽,蓋因他從劉璋處接到了一樁重任——守御河津,不放曹軍一兵一卒北上。
即是守御河津,黎陽這座位于黃河北岸,毗鄰白馬津和延津這兩處重要渡口的要地,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黃權的指揮中心。
抵至黎陽后,黃權見到了伏波將軍馬超,馬超先前受命佯做南下的姿態,所故他比黃權早一步到達了黎陽。
“鎮北。”馬超拱手向黃權施禮,姿態甚是謙然。
黃權還了一禮,而后在馬超的延請下來到黎陽的縣寺大堂,舉步坐到了主位。
“許都有什么新的情況嗎?”黃權初來乍到,他向馬超打聽起了曹軍的動向。
馬超不加斟酌,應聲作答道:“自許都應袁尚所請,意欲遣軍北上助陣袁氏,目下許都方面曹軍已經動身,有先鋒曹仁,都領五千兵馬,眼下已經到了白馬縣。”
“時下曹仁倒是沒有什么舉動,許是在等曹軍大眾到來,而后再謀求北上渡河的機會。”
黃權微微頷首,而后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曹軍所部大眾人馬,兵馬幾何可有個數目?”
馬超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具體的數目,而是先對中原面臨的局勢分析了起來:“中原四戰之地,南有劉表、孫策,西有我關中,所故曹軍大舉出動,須得留下兵馬防備南方和西面。”
“因而曹兵人馬,不得傾巢而出,計其部眾,約在四五萬人,其中萬人是泰山臧霸、孫觀所出,只作為別軍向青州而去,并未和曹軍大眾混在一起。”
“劉表坐談客爾,還須戒備乎?”黃權有些不解,荊州牧劉表從來都是只顧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少有摻和進北方戰事的時候,好聽點是坐談客,難聽點就是守戶之犬,曹軍或許不必以南方為念。
馬超搖了搖頭否決道:“荊州牧劉表,固坐談客爾,然江東孫策,有爭霸中原之意,私下里傳出過陰襲許都、劫持天子的話來,為保南面安泰,曹軍多少要留下一部份人馬防備南方。”
“原是如此。”黃權點了點頭,他輕嘆一聲道:“聞孫策驍勇,不亞于其父,有霸王之稱,如今看來,霸王的稱呼都滿足不了孫策,這掩襲許都,劫持天子的事情,若是孫策做成了,那就有望一方霸主了。”
關于孫策的話題到此也就停了,雖然孫策有能力,有野心,不過江東和秦地沒有接壤,反倒是和荊州、中原毗鄰,孫策再有野心,也當是向著荊州和中原而去,讓曹操和劉表憂煩去,秦地卻是需要孫策的野心,去牽制荊州和中原。
“今我軍人馬三萬,而曹軍人馬四五萬,兵力方面雖是稍遜些,但我軍只需守住河津,防備曹軍渡河,兵力上倒也算是能相持住。”黃權心下斟酌了下,對于守住河津的任務,他是信心滿滿,就算對敵是曹操這等梟雄。
“將軍的是。”馬超應和了一聲:“我軍兵力雖稍遜于曹軍,然就騎兵的人數而言,曹軍就不及我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