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如果有人能打敗整天和哈利形影不離的羅恩,那就只有從一年級糾纏到現在的死對頭德拉科·馬爾福了。
一些了解哈利的霍格沃茨學生是如此想到。
但了解這些的在觀眾中只是少數。
恐怕在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整個魔法界,哈利·波特就等于花心的代名詞。
而萬幸的是,此刻哈利并不知道魔法界發生的一切。
只擔心好兄弟羅恩會不會擔心他友誼變質,馬爾福會不會因此嘲笑他,再者就是金妮會不會吃醋。
不過后者很快就被沖淡,因為他體內還有來自媽媽的安慰:“金妮會理解你的,都是為了任務。”
被兒子濾鏡影響的莉莉,縱使感受到了自己兒子那沒加掩飾的兩次心動,也自動為兒子找好了借口,并深深相信。
隨后弗立維教授的那句‘開始上課’,讓哈利忘記了擔憂。
“今天在我們的課堂上,有5名新同學。”
“他們還沒有接觸過符卡的制作,在這里我重新給你們復習一下符卡的知識。”
“提起符卡,就不得不提起原始的魔杖施法。”
“魔杖揮舞軌跡,咒文,以及最重要的巫師的意志,使魔法現象達成。”
“其中魔杖揮舞軌跡,也可以用手勢替代。”
“并且這三個元素的前兩者,在巫師對所要施展的魔法的理解達標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
“即無杖施法。”
“符卡魔法,就是高明巫師對魔法的理解立體化,保存在體內后,隨時啟用的知識的結晶。”
(“這樣么?”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鄧布利多皺起眉頭,“這很困難。”)
(“對魔法的理解都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即使是最簡單的照明咒的理解著作成書,也至少有1英寸厚。”)
(“并且由于三觀,成長經歷,文字理解問題等因素,還不一定能完全習得。”)
(“更別提將它們立體化了,這個世界一定找到了詮釋魔法的更簡潔的文字,這個文字有魔法,或許就是魔法本身,并且不要求后學者理解,直接臨摹就可以啟用。”)
(“神奇動物的魔法回路!”鄧布利多得出了結論。)
(魔法回路并不是魔法界對它的稱呼,只是在看到,通過情報側面了解了克魯姆兌換的商品——魔力回路后,他找到了比魔紋更合適的稱呼。)
(魔紋存在于神奇動物的體表,血肉,或者骨骼之中。肉眼只能觀察一小部分,更多需要對魔法的敏銳感知去觀察的,輸入魔力就能制造魔法現象的紋路。)
(魔法陣來源于它。這最接近魔紋,直接輸入魔力就能制造魔法現象。)
(魔文是它的簡略、拆分。巫師可以通過它的組合創造咒語,或詮釋咒語。只有對魔法理解得深刻,不是單純的使用者的巫師才能真正習得它。)
(魔杖揮舞軌跡,是它的立體版本的簡化。杖尖就像筆尖,在空氣中揮動的軌跡,就是魔法回路。待到巫師注入自己的魔力和意志后魔法現象成形。)
(而符卡,或許就是一種人造的魔法回路。)
“這是照明咒的符卡的標準模型。”弗立維教授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