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聽了女兒的話后笑了,沒有覺得女兒說錯了什么,她反而摸摸女兒的頭,把女兒抱在懷里,即使女兒也有了孩子,但在媽媽眼里,阿羅還是個寶寶,因此笑著說:“阿羅當了媽媽后真的成熟了一些,知道怎么對孩子好。”
聽到母親的話后阿羅哭了,因為感覺到無比幸福,她一直害怕見人,因此就沒有上過學,也曾經被人在后面指指點點,說自己連小學文憑都沒有,自己就是不爭氣,卻無力改正。
因此她曾經從心里有些厭惡自己,即使后來親媽一次次關懷著自己,但阿羅心里還是有些不怎么自信,覺得怎么自己處處不像自家的母親,給母親一次次丟臉。
好在阿嬤處處關懷,才沒有讓阿羅鉆進牛角尖,也學會和母親交流,阿羅知道自己有個好媽媽,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阿羅雖然不怎么見人,但還是能夠記住別人的聲音,也就單方面認識了一些人,才知道很多做父母的不合格,完全沒有在意自己的孩子。
就比如說左邊鄰居家的孩子讀書沒天賦,每一次考試拿到成績就會被打被罵,那孩子一聲都不敢吭,每一次聽到打罵聲,阿羅都會躲進房間里不出來,不知道為什么原本聽上去脾氣很好的人,為什么會變得如此兇惡孩子到底做錯了什么
阿嬤知道女兒的心思后嘆息了一聲,作為一個外人最終沒有出手,畢竟有人就沒有讀書的天賦,怎么管
看到女兒阿羅打蔫后就告訴女兒:這世上有人不愛讀書,也有人真的不會讀書,沒有那個天賦,其實人生的路不是只有一條,也許在別的方面有天賦,人活著有著無數的可能。經過阿嬤開解后的阿羅,還是不怎么愿意和外人打交道,因為無法理解對方。
回想到這里的阿羅一時間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她感覺自己有些對不起媽媽,于是低聲說:“娘,我剛才誤會您了。”
聽了女兒的話后阿嬤笑了,她沒有生氣,反而認真告訴阿羅:“我教給阿梨中醫,不等于現在就決定阿梨的將來,外孫女將來會不會一定當醫生我不強求,因為孩子還小,并不知道自己想要走什么路。”
這么做是因為阿嬤很清楚孩子的理想會發現變化,她年輕時也曾經另有想法,還想要去參軍,成為一個戰士,結果成為了一個知青,最后選擇中醫這個行業,阿嬤雖然教給阿梨中醫,但沒有覺得阿梨一定會當醫生。
其實她不在意孩子會不會讀書,但很高興自己外孫女智商很不錯,有可能成為科學家,這可曾經是阿嬤的理想,要是外孫女幫著完成這個理想也很好。
至于將來外孫女到底能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家,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事實上一直不缺聰明人,但真正能夠為科學做貢獻的寥寥無幾。
阿嬤想了半天,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教孩子的數理化,她的確是一個博士,但多少年過去,早就把不怎么用的知識忘的差不多。
回憶了一下,她想起來自己沒有理科方面的天賦,當初學什么高數,把自己差點學禿了,等著考完后就直接扔一邊去,因此她對純理科有些打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