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8運輸直升機。
數了一下,足足有40架之多。
點完直升機的數量,林語立馬扭頭看向不遠處的楊學,這一刻,他也弄明白了對方口中的考核是什么。
快速打擊團。
最快的速度無非就是空降。
只是將一些輕步兵空降到對方的地盤上,如果現在是1940年,那這一招或許有用。
但現在是2003年,只有輕武器,用處不大。
空降兵迫切需要重火力。
用運輸直升機來運送這些一兩噸重的火力支援車,是再好不過。
想明白這些,林語也不得不佩服陸華熙的大膽,果然,自己這個所謂的激進派,在這些老頭子面前,既不激進,也不保守。
是個墻頭草。
而林語佩服的原因,是因為出現的飛機是直8。
截止03年,華夏境內服役的超過10噸級的運輸直升機,只有三種型號。
直8,米17,米171。
米17來自于還是前蘇聯時候的喀山飛機制造廠,1991年,經過長期的談判,考察,華夏終于確定從前蘇聯喀山飛機制造廠引進米17直升機。
合同簽了,協議談好了。
蘇聯沒了。
好在直升機交付沒受多大影響。
后續,就是1992年從俄羅斯引進烏蘭航空生產聯合公司生產的米17和米8t的聯合改進型號,米171。
把直升機拿到手,用上一段時間,缺陷就出來了。
米17不適合在高原地區使用。
米171雖然說可以在高原地區使用,但是,華夏的高原,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
要稍微高那么一點點。
而米171進口時,用的還是民用的名義,所以,進口的米171是民用型號,性能上,比軍用版本要差一點。
所以,這兩玩意兒,在華夏最需要的地方,用起來很是不順手。
但是沒辦法,用著不順手,總比沒有好。
至于直8,按照這東西最初的代號,應該叫做直7。
立項很早,但是因為技術原因,直7的研制任務一直不順利,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當時,除了直7的研發任務,還有一個叫做718的遠程運載火箭試驗項目,為了打撈發射出去的火箭殘骸,這個項目就迫切需要一款可以在甲板上起飛的艦載直升機。
于是,官方就從法蘭西進口了14架s321j“超黃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機,應用在718工程項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