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飛機拿到手,華夏人就開始動腦子,對超黃蜂進行了適用性改裝。
由于超黃蜂的性能足夠優異,能艦載和水上起降,于是,裝備發展小組于1976年發出指令,要求以超黃蜂為基礎,仿制一款多功能運輸直升機。
代號直8!
至此,直7的棺材板子,又被人狠狠的蓋上了。
以超黃蜂為基礎的直8最初型號,是應用于海軍的海軍運輸型,交付時間是1989年8月。
在此基礎上,直8繼續改進,終于在1993年6月1日首飛成功,并且在次年8月,在國產零件達到86%的基礎上,正式通過國家設計認證。
然后就開始大規模制造,應用于海軍,陸軍,還有空軍。
大規模應用之后,直8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因為國產材料和發動機技術不過關,導致生產成本一直無法攤平,一直居高不下。
同時,居高不下的成本并沒有帶來足夠的良品率,這款寄托了希望的直升機,故障率和它的成本一樣,一直居高不下。
于是,在02年前后,針對直8直升機的改造提升工作開始了。
但眾所周知,現在是03年6月。
飛機,不可能從地里長出來,所以林語很清楚,出現在面前的,就是那款故障率較高的直8基礎型號。
用一款故障率比較高的武裝直升機,來運輸陸軍還沒有決定采購,還沒有確定正式名稱型號的裝備。
林語覺得自己該給陸華熙豎一個大拇指。
正在他欣賞直8直升機落地時,楊學跑了過來,用手做了一個接電話的動作,大聲說道:
“陸導的電話,讓你們這幾個公司的負責人過去。”
電話?
林語回頭瞥了一眼正在落地的直8直升機,邁開大長腿,現在楊學身后,往不遠處的通訊車走去。
通訊車旁邊,其他幾個公司的負責人也到了,他們一個個低垂著頭,露出一副認命了的樣子。
楊學走到通訊車旁邊,拿起車上的電話,搖到了導演部,接著,按下電話上的免提,陸華熙的聲音,就從電話的揚聲器里傳來。
“各位,這一次的測試,我覺得非常精彩,非常好。”
“各位的裝備,在實際中的表現,遠遠出乎了我的意料。”
“我現在正式宣布,來自總后勤處和導演部的結果。”
“在這一次測試中,成績最好的,是來自萊茵鋼鐵公司的火力支援車,后勤支援車。”
“至于其他公司,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這一次陸軍裝備競標,由萊茵鋼鐵公司斬獲桂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