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八月
鎮海堡,總旗李家
“怎么的,才好利索就要溜達出去?”
李大勇趴在房頂上,手里提摟著竹筐,里面放著十幾片普通青瓦,連著下了大半個月的雨,今日終于放晴,李大勇尋思著把房頂修繕一下,沒敢使喚李勝,打下手的只能是王楚。
打打雜,包吃一天,王楚也樂的幫忙。
用上李大勇帶回來的藥,熬制成膏藥后,每隔幾天涂抹一次全身,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和照顧,李勝已經基本痊愈了。
渾身雖然布著不少的疤痕,但是出門行走,基本上沒什么問題了。
今天放晴,李勝想去廣陵鎮逛逛。
特意穿上讀書人特有的長衫,頭戴方巾,一雙干凈的方頭鞋,身上大多數的疤痕,基本上都能夠遮擋住,從外表看來,與常人無異。
“天天待在家里,都快閑出蛋了,王楚我借用一下,辛苦了您啊。”
李勝順手撿起掛在一旁的麻布衣,扔給了光著膀子的王楚。
“走,陪我去廣陵溜達溜達”
說著就拉著王楚,往屋外走。
“站住”
李大勇聲音不大不小,兩人卻是聽得清楚,乖乖的站在原地。
而王大勇慢慢順著梯子下來,走進屋內,不一會手里握著一小錠銀子走到李勝身邊,直接塞到了他的手里。
李大勇為了救李勝,賣刀所得五十兩白銀,買藥買米,還上了堡里軍戶湊的診費,還剩了三十兩。
“這五兩銀子帶在身上,放好了,到了廣陵,順道去拜訪一下你那些許久未見的同窗吧,好好招待一下他們,順便也去鎮上逛逛。”
李大勇說完又爬上了房頂,“對了,去把二狗他們叫上,如果有糧,就采買點糧食回來,一定要帶上幾樣武器,最近路面上可不是很太平。”
李大勇說的是河南一帶,最近李闖鬧得挺厲害的,聽說前段時間又在圍攻開封府。
導致這兩月山東各地,陸陸續續多了不少逃難的普通百姓。
而各地州府自掃門前雪,都不敢再接納難民,餓極了,好多難民都不得不鋌而走險。
打家劫舍,可是普通百姓家能有什么好搶的,不得已落草為寇,幾股大的流賊團伙,四處活躍。
廣陵鎮從大明山東都司時期就是海防重鎮,人口也是不少的,鎮上還設有廣陵海防巡檢司,維持秩序,鎮上更是有不少人的朝鮮人,倭國商人,佛郎機人做著生意。
鎮海堡的百戶所,原本就應該在廣陵鎮里,只不過自從崇禎十年原百戶所百戶董成績一脈沒有后人以后,無人能承襲官職。
上面包括千戶所,衛所,也樂得少發一份響銀,一直以來也沒有派遣新的百戶。
所以自從崇禎十年以來,百戶所內的一應大小事物都是交給副百戶處理,而副百戶手下,自己老爹李大勇深受器重。
李勝和王楚叫上了張二狗,劉大地,又叫上堡里青壯五人,又去借了兩把長弓,六把短刀,一行八人朝著廣陵鎮走去,兩地相距也就幾里地。
只有幾里地,路上仍是遇到了好幾波難民,李勝觀之嘆息,大多數難民拖家帶口,雙眼無光的行走在土路上,渾身破破爛爛,看方向,應該是想去經天津衛,到京師去的吧。
李勝搖了搖頭,亂世之下,人命就跟雞鴨一般,不,可能一只雞鴨都比他們值錢。
李勝作為一個現代人,縱然百般不忍,但也無可奈何,如今之計,還得趕緊開始自己的謀劃。
一行八人走了小半個時辰,一座大型城鎮立在面前。
廣陵做為海防重鎮,又是四方貿易中心,城墻的標準也是按照縣城的規格建造。
城門口巡檢司的弓兵無精打采的坐在地上,短刀長槍七零八落的放著,城門左邊放著一張方桌,坐著巡檢司的小頭頭,端著一碗不知道泡了多少次的茶水,出著神。
看著李勝幾人走了過來,雙目一亮,啪的放下茶碗,大聲喝道“站住!”
一聲大喝嚇得地上的巡檢司弓兵一哆嗦,連忙拿起了武器,一聽是頭兒,紛紛圍了過來。
李勝幾人也是嚇了一跳,緊緊的握著刀柄,細細一看見是巡檢司的弓兵,握著刀柄的手也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