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事李勝也處理的差不多了,見過邱祖德后,就準備返回鎮海堡了。
邱祖德堂堂一省巡撫,最近卻像收保護費的一樣,各地土豪鄉紳們見了他,就像看見了鬼一樣。
因為有鎮海軍的相助,過程還比較順利,這些個土豪鄉紳,在清軍南下之前就躲進了各大城里,損失很小。
可沒想到,躲過了財狼,又來了邱祖德。
有幾戶仗著朝廷有人,不僅不愿意給,甚至組織鄉民反抗,被鎮海軍殺了個精光以后,邱祖德再也沒有遇到丁點麻煩。
聽說李勝要回去了,邱祖德連忙從泰安趕了回來。
“邱巡撫,此行可還順利?”
邱祖德有些尷尬,明面上是他出面,而實際上,完全是鎮海軍在行事,他感覺自己就像個傀儡一樣。
“托侯爺的福,各地鄉紳心系百姓,這次一共征得糧食三萬石,白銀十萬兩。”
邱祖德心里長嘆。
傀儡就傀儡了吧,若是百姓們能因此得活,也值得了。
“那就行,本督走之前,有一事要安排與你。
水泥你不陌生吧?
本督打算在山東每府各修建一座水泥作坊,由你負責協調場地等,地點最好在郊外,占地要大,保密性要強。”
邱祖德雙目一亮,水泥可是個造福民生的好東西啊,以前他一直想多要點,沒辦法,鎮海堡水泥作坊生產力有限,當時又要擴建,根本沒有多的水泥外賣。
這下好了,要是每府都建上水泥作坊,整個山東,都可以買到水泥,對于恢復韃子帶來的破壞,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是大好事啊,邱祖德連連夸贊李勝,整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這文人臉皮要是厚起來,也就沒武將什么事了。
李勝走后,邱祖德內心非常矛盾,山東的事情,要不要寫封密折上去呢?
心里斗爭了許久,拿起的筆又放下,放下以后又提起,重復了不知多少遍后,邱祖德終于下定了決心,將筆扔的遠遠的。
“一切,聽天由命吧…唉…”
而李勝呢,則帶著百來個親衛,朝著鎮海堡疾馳。
龍山鎮,地處濟南城與章丘的官道之上,因為城小,清軍南下之前,全鎮的百姓都逃往了濟南。
這段時間,不停的有百姓從濟南城出來,返回龍山鎮家中。
可最近幾日,龍山鎮的百姓們發現,鎮里來了不少的商販。
按理說省府外的官道出現商販是很平常的事情,可龍山鎮巡檢司郭中衡,卻覺得這些人沒那么簡單。
郭中衡出身布衣,自幼習武,身強體壯,力大如牛。
同時,他的心思又極其縝密,觀察細微,這些個商人雖是間斷入的鎮,不過私下里,他們卻沒少接觸。
而且商隊中,護衛皆為年輕力壯者居多,腰刀弓箭,火銃應有盡有。
總人數,甚至達到了五六百人。
山東剛遭大難,能有什么聲音吸引他們前來。
不過他們印信,路引齊全,郭中衡也不能拿他們怎么著。
“巡檢大人,小的扮做苦力,躲在他們窗外,隱隱聽到什么督師,這些人說話小聲,又不敢打草驚蛇,小的實在沒辦法。”
手下的弓兵,朝著郭中衡說道。
“知道了,你去通知弟兄們,這兩日提高警惕,時刻準備聽我號令。”
郭中衡想了想,僅憑這兩個字,他可不覺得這伙人是想對督師下手,現如今山東的督師是李勝,整個山東無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