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因為制造迫擊炮而死。
孫老死了?
李勝愣在當場,掃視著現場的人,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悲傷的神情。
孫恩為李勝效力雖然不久,但是所做出的貢獻卻是鎮海堡里無人能及的。
可以說,沒有他,鎮海堡不會發展的這么的順利。
滑膛燧發槍,紙殼彈,后鏜槍,手榴彈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孫恩在李勝的要求下制作出來的。
事實也證明,這些武器在戰場上的作用是巨大的。
“怎么回事?是病情加重了?”
李勝看著孫志勇問道。
“回侯爺,父親是研制迫擊炮時炸膛而亡。”
迫擊炮?
炸膛?
“你們在弄迫擊炮了?”
李勝疑惑的問道。
月前李勝將迫擊炮,火箭筒的圖形,原理畫在了紙上,交給了孫志勇,只是讓他們有空研究研究,至于能不能做出來,李勝是沒抱太大的希望。
孫恩居然做出來了?
經過孫志勇一番解釋,李勝這才知道,孫恩無意中看見了迫擊炮的圖紙,按耐不住好奇心,自個做了一門炮出來,在外試炮的時候,發生了意外。
“侯爺…”
正說著,孫普一路小跑了過來,喘著粗氣。
“匠作坊實在太過擁擠了,而且這里面的東西,不僅機密,還很危險,放在這里很不妥,你們去找個挨著城墻的位置,新建一所匠作坊,規模要大。”
隨著鎮海堡的發展,城內的很多部門都已經搬出了城,比如匠作坊,還存儲著很多的火藥,如果發生意外,后果是很嚴重的。
交待完后,李勝帶著幾人走出工棚,匠人又開始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
“孫志勇,現在匠作坊的產量如何?”
如今增加了這么多的工匠,李勝很關注產量的問題。
“回侯爺,后鏜槍一月能產五千把,手榴彈每日五百枚左右,重型火炮每月五門,小型火炮每月五十門。”
因為匠作坊的重心并不在火炮上,所以火炮的產量不是很高。
“后鏜槍的產量怎么這么低?”
李勝皺眉問道,以前匠人少的時候,每月都能做個一兩千,現在匠人多了數倍,產量卻沒漲多少。
“回侯爺,后鏜槍因為要刻膛線,對槍管的質量要求高很多,而我們最近開采的鐵礦,礦的質量很差,從而導致了產量降低。”
鎮海堡外二十里就有一個小型的鐵礦廠,開采的鐵礦不少,但是質量不怎么樣,雜質也比較多,每次提煉都很麻煩。
匠作坊現在不僅要做后鏜槍,火炮等軍用,還要生產農具,蜂窩爐等民用,鐵的產量有點跟不上。
還有后鏜槍用的槍管都是鋼鐵,所需要的鐵就更多了。
“附近的鐵礦呢?沒有一個合適的嗎?對了,臨淄不是產煤嗎?那里應該也產鐵礦吧?”
李勝對鐵礦這個東西不是很懂,但是后世常聽說山西是個煤礦,鐵礦大省,有煤,肯定就有鐵吧。
“侯爺,臨淄的鐵礦場,是歸衡王所有的,這…”
孫普有些擔憂的說道,當然,李勝在濟南是怎么對待德王的,孫普并不知道。
“怕什么,派人去采,給衡王說,鐵礦場我買了,讓他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