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力看了看李勝,這個主意還是沒說出來,畢竟鎮海軍目前在寧武也只有幾個營,若是貿然深入,很有可能直接碰上清軍主力而被包圍。
眾人一番討論,李勝都靜靜的聽著,不過他卻思量著另一件事,清軍主力已經南下。
用不了幾日,清軍就會達到寧武關,所以鎮海軍與清軍很有可能會在寧武關與清軍發生大戰。
清軍超過三十萬大軍,可鎮海軍呢,在寧武關外現目前就只有三個營以及兩個衛所。
總兵力也不過四萬余,李勝在思慮,是不是要從其他地方,再調兩個營過來,可是思前想后,自己手底下,貌似真沒什么兵力可以調動了。
就算有,恐怕也來不及了。
“全軍后退十里,開始構筑工事!”
李勝突然的命令,讓幾人有些懵,他們對于多爾袞親率親軍主力南下的事,知道的并不多。
“王爺,咱們怎么就退了?”
“王爺是不是有新的戰術?”
“王爺,還請給我們五營一個機會。”
三名營長紛紛說道。
李勝搖了搖頭,將清軍主力南下的事說了說,幾人便瞬間明白了。
寧武關上至少有清軍一兩萬人,而在寧武關后,還有著清軍八旗兵近萬人,再加上清軍主力三十余萬,敵我兵力對比,差距有些大啊。
“另外,那是遣人送信到遼東,讓他們向寧遠地區進攻,徹底截斷清軍糧路!”
李勝接著下令。
“唉,兵力太少,捉襟見肘啊!”
李勝感嘆道,華夏地大物博,說起來鎮海軍三十個營,加上水師,總兵力達到四十余萬,可打起仗來,完全不夠用。
“咦,王爺,聽您這么一說,我突然想起來您好像忘了一個人!”
王得仁搖晃著腦袋說道,讓李勝有些疑惑,忘了一個人?什么人?
“說啊,磨磨唧唧的。”
李勝見王得仁不說話,連忙問道。
“王爺,您可還記得吳三桂?”
“額…臥蠶!臥蠶!”
王得仁的話讓李勝瞬間站了起來。
吳三桂那委屈的小眼神,忽然出現在了自己眼前。
李勝忽然想起一件事,過年前,自己好像答應了吳三桂什么…
具體是什么,自己…應該…忘了吧。
幾人疑惑的看向自己,不知道自家王爺怎么聽見吳三桂的名字反應這么大,不過這其中王得仁是知道的。
王爺答應吳三桂的,一件都還沒辦呢。
“傳令!讓遼東總兵吳三桂,山海關總兵高第,總兵唐通火速來援寧武!交給軍情局,讓他們去傳令!”
對于吳三桂,李勝以前其實沒太多感覺,不過他后世的名聲的確不怎么好李勝難免對他有些意見。
可這次足足晾了人家五個多月,說實話,李勝還是有些愧疚的。
這些日子實在是太忙,吳三桂這貨又遠在德州一帶,這忘了也是正常。
不過還好的是,李勝囑咐匠作所打造的萬把新式短銃,倒是在兩個月前便已經交付給了吳三桂。
訓練了兩個來月,效果應該是不錯的,李勝打算用吳三桂的麾下打造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至于改編,看來也只有等他們過來以后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