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軍兩萬,其中關寧鐵騎一萬余,步兵一萬余,高第軍兩萬,騎兵五千,其余步兵。
唐通兵五千,一千騎兵,其余步兵。
在接到李勝的軍令以后,吳三桂連夜收拾,第二日一大早,便在德州府領取了足夠的糧食后,帶領高第與唐通的騎兵,率先朝著寧武關趕去。
而高第與唐通二人,則帶步兵輜重等,走起來要慢一些。
吳三桂帶著精銳前去,明擺著是想要在李勝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不過他倆也沒辦法,誰叫吳三桂是李勝欽封的指揮使,他們的頂頭上司。
……………………
五月二十四日
寧武關內,鎮海軍親衛一營夜不收百戶所百戶趙大虎正帶領著麾下一個小旗,在寧武關后方一處小山坡上休息。
“百戶大人,咱們都找了兩天了,朔方咱都逛了兩圈了,也沒見這清軍主力的身影啊。”
一名兵士一邊吃著干糧,一邊問道。
“是啊,要說這偵查,恐怕沒人比咱們親衛營的還要厲害了,這清軍主力,是不是改道了?”
另一名兵士也說著自己的看法,他都是百戰之兵,特別是偵查經驗極其豐富。
“王爺說有,肯定就有,朔方沒有,那咱們就去廣武營方向看看,清軍肯定就在這個方向了!”
百戶趙大虎眼神如炬,死死的盯著遠處破敗的官道上。
清軍三十萬大軍,必然是浩浩蕩蕩而來,所過之處,也必然黃沙飛揚,鳥獸皆驚。
趙大虎有些疑惑,算日子,清軍從京師出發,現在再怎么也該到了。
就算主力沒到,清兵精銳先鋒騎兵也該早就到了,可為何打探了整整兩天,都沒有清軍一丁點動靜呢?
“趙百戶,這次若是探得消息回去,你怕不是要進入講武堂學習學習了?”
一名兵士打趣道,不過也是在夸獎趙大虎,講武堂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進去的,但是但凡從講武堂結業出來的武將,起碼也將是千戶起步。
趙大虎笑了笑,從包里取出一些甘蔗糖,遞給了眾人。
“恩,真甜!”
甘蔗糖在北方可是稀奇物,要不是趙大虎有個弟弟在南洋水師給他帶了一些回來嘗嘗鮮,他們想吃到甘蔗糖基本是不可能的。
休息了兩刻鐘以后,人馬都已經吃飽喝足,趙大虎一聲令下眾人便翻身上馬,朝著廣武營的方向探去。
半個時辰后,眾人趕到廣武營,遠遠的便瞧見了堡里插著的清軍旗幟,趙大虎一臉興奮,看來這次,卻是找對了。
因為就在前幾日,李勝將代州的兩個營相繼調回了忻州與太原,代州城池被李自成都打壞了,并未修復,難以阻擋清軍大軍。
而多爾袞若是敢長驅直入去打忻州與太原,李勝就可以利用縱深,將多爾袞堵在山西。
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多爾袞一代名將,絕不可能犯這種錯誤,但是太原等地確實空虛。
趙大虎看向身后的一眾將士,神色嚴肅的交待道。
“再往前走,恐怕就會遇到清軍主力了,這一去,恐怕就有去無回了…”
趙大虎還沒說完,便有兵士說道。
“大人放心,咱隊里可沒貪生怕死之輩!”
“對,百戶大人不必多說,走吧!”
“好!”
軍心可用,趙大虎點了點頭,猛的一揮鞭,朝著前方奔去,身后眾人紛紛揚鞭跟上,沒有絲毫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