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是新手級魔法,但其學術價值,特別是基于近代魔法體系,遠遠超過了它們本身實際的價值。
其次是震蕩,這是種奇怪的魔法,它能讓物體處于高速度“頻率”(新的字跡)的震動當中,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效果了——感覺很是普通且意義不明。但隨后晨星女士告知,它是一切魔法釋放軌跡的基石,忽然覺著它的意義絕不亞于四元素魔法。
另外,震蕩也是聲音相關魔法的基石。嗯——這是怎么聯系起來的呢?
然后就是一種名為光的魔法,恰如其名,能將魔力轉化為純凈的光芒,和太陽照耀的光芒并無二致。
雖然看似簡單,但事實上這算是最古老的魔法之一,而且沒有近代的法術能與之對應,是因為太過簡易了嗎?還是說它的盧恩原型過于簡單了?畢竟施展它的盧恩魔法僅只一個字符。
不過按照晨星女士的說法,“已知四元素魔法并不能直接轉換出純粹的光芒,至于有學者認為‘光’其實是第五元素。當然這只是他們的臆測,畢竟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光芒有參與物質世界的構造。”(晨星原話)這種魔法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可這作用確實不大。
不過作為一種低耗的高效照明魔法,倒是非常適合。
“或許還有其他用途?”(新補充的字跡)
至于另外兩種特殊的基石魔法,雖然位屬新手階,但卻是需要“一點點”(晨星原話)的前提。
翹曲與靈視。
這兩者與其說是魔法,不如說是與生俱來的某種能力。或者,按照原始的定義,它們也是個別巫師獨有的一種天賦,雖然在這樣幾個紀元的魔力適應下,該說所有生命多多少少都有涉及,但總有特別敏感的存在呢。
當然,經過后天的努力,也是能踏入門檻的。
對于我來說,情況可能有些特殊。一如洞察術那樣,雖然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僅冥想盧恩字符,就總能施展成功,就是感覺略微微妙罷了。
對此,晨星女士表現出“令人擔憂”(劃掉)極其濃厚的興趣。
她又教會了我這兩個魔法的去盧恩形式,雖然感覺略微生疏,但憑借施展盧恩魔法的感覺,還是將它們順利釋放了出來。
晨星女士又教會了我一些其他的盧恩魔法。比如變換系新手階的魔甲護身,學徒階的鐵劍凝形、箭簇凝形;比如毀滅系老手階的火球術,這個是火花術的進階,使用它生成的火球具有沖擊力而且能夠爆裂了。
熟悉的盧恩文字很是親切,自然而然地就和腦海里的記憶牽扯在一起,仿佛早該知道它們似的。同遺跡里那會一樣,不經意間就將這幾個魔法釋放出來了。
隨后晨星女士將包括以上魔法的幾個去盧恩化形式講解給我,其中新增了幾個適合我學習的魔法。包括,變換系學徒階的魔力盾;幻術系老手階的潛身術;召喚系學徒階的冰靈仆役;治愈系新手階的治愈之手,以及老手階的催化生長。
去盧恩化的魔法似乎成為了新面孔,得到了盧恩原型的那幾個倒算是上手挺快的,后邊那些,除開治愈之手這個法術在腦海里印象匪淺,其余幾種還是試錯了好幾次才順利成功。
其中一次,不小心構建錯回路,產生了不小的魔力熾燃。衣服被瞬間吞沒掉,皮膚也被燙地通紅,被晨星女士取笑了好一陣子。
“至今手腕上還存在輕微的燒痕,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消退呢。”(新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