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必要的鍛煉完成后,決定先去田地里,走路十來分鐘就到了。
農家田地都比較集中,沿著村中的大路兩邊大片大片鋪開。五月份了,這個時節,早稻再過一個月差不多可以收割,晚稻可能要到秋天。
容錚抬眼望去,一株株水稻陸續成熟,掛著沉甸甸的稻穗,低低垂下,一陣風吹過水稻田,如同波光粼粼的青黃色海洋,這是豐收的預兆。
他往前走了一陣,看到屬于自家的三畝水田,是連在一起的,預料到不會好,可沒想到那么慘!
額......地里的水稻苗蔫蔫搭搭,高低不齊,稻穗稀疏,有些枯死了,雜草叢生,長得都比水稻猛多了。
草都將水稻的養分吸走了,難怪水稻死得七七八八啦。
這片水稻一看就沒救了,或者可以種種菜,侍弄得好也夠自己吃。
說干就干,他決定將禾苗直接用鋤頭刨掉,重新翻地,種上當季蔬菜。
來田地干活的劉大叔路過時看到,連忙阻止道:“.......哎,怎么都刨掉了呀,這禾苗全都不要了?這樣今年的田畝稅怎么交得上?”
是的,這世界還有地稅要交,從原主的記憶上知道是15%,那可不少。
秀才以上倒是有免稅的特權,可以免除五十畝左右的地稅。
所以一旦有人考上秀才,同村人都會去巴結,希望將田地掛在秀才名下,成為秀才的佃農。
士農工商,果然惟有讀書高,原主爹娘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供原主讀書也有這層原因,這可是擺脫泥腿子的機會。
農村的人也知道讀書重要,奈何沒錢,一個讀書人花銷大,這家里吃都成問題,自然不再考慮。
容錚想了下,到時交稅還是跟同村的買一些交上去,原主之前就是那樣做的,總之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
“劉大叔,你看這水稻苗,沒救了。”
劉大叔走到容錚田地,低頭瞧了一陣,心痛得連連嘆息:
“哎,哎,確實都壞掉了,有稻穗的應該也成熟不了,可惜,可惜!”
容錚手上鋤頭還在揮著,用毛巾擦著汗:“前陣子照看不周,都壞掉了。我這刨掉趁早種一些菜,對啦,劉叔,可有好的菜籽鋪子推薦?”
劉大叔也是知道容錚家里的變故,同情容錚,熱心推薦:
“鎮子主街的“優良種子”鋪信譽很好,價格公道,我們村都喜歡到這店鋪買菜籽,就在街尾轉角處,很好找。”
“多謝,我過幾天去看看。”
“菜種得好也能拿去賣,是便宜些,但好歹也是一進項,仔細侍弄準沒錯。”
劉大叔擔心容錚這一讀書人,沒怎么下過地,極可能連種菜都種失敗,于是連連叮囑,耐心指導一番......
容錚看劉大叔熱情,放下鋤頭,好好跟劉大叔請教起來,反正原主幾乎不怎么務農,只會埋頭讀書,也不會被懷疑自己不懂農家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