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府城的確是個求學的好地方。”
“是的,就是生活開銷高,若不是寫話本掙了一些錢,根本去不了。以前家里經濟條件不好,我從未想過有機會去府城求學。”馮軒文再次舉杯,
“容錚,謝謝你!以后你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
“這是你努力所得,再說我不也有分成嘛,這是合作的結果,無需言謝!”
馮軒文覺得容錚為人非常不錯,這種朋友值得深交,提議:“你要一同前往府城嗎?若是一起求學,可以互相照應。”
容錚輕輕搖了搖頭:“暫時不會去。”
“怎么不去呀?你可知道府城名師云集,肯定是比鎮子上的夫子強很多的,而且學風嚴謹,學子總體水平更高,互相交流的同時也能擴展人脈,定能助你更上一層樓。”馮軒文感激容錚曾經的幫助,忍不住勸說。
“家中有事務處理,目前難以抽身。”容錚婉拒,舉起酒杯,“馮兄,今日一別,不知什么時候再見,在此祝你一切順利!”
“多謝!”馮軒文見容錚暫時無意,便不再勸,仰頭飲盡杯中酒。
容錚目前確實不會考慮去府城求學,家中的積蓄加起來也就一百多兩,他去府城考試的時候就發現,那邊相當于現代的二三線城市了,日常消費頗高,租房都要近十兩一個月,那還是租遠離府城中心的偏遠處。
更不必提書院的學費以及購買讀書用具的花銷,家底薄很難支撐。
寒門子弟的讀書之路并不容易,有很多現實的經濟問題擺在眼前。
若是他一個人去的話還行,自己能在府城找份差事,勉強也能求學幾年。
但他家中有夫郎與弟弟,三個人在府城的生活成本更高。
他從沒想過將夫郎獨自留在村里,府城距離村子太遠,他根本不放心。
與馮軒文告別后,容錚沿著熙熙攘攘的主街緩緩前行,腦子里盤算著未來的生計。
打獵嘛?這也不是經常能遇到好的野物,靠運氣居多,風險與不確定性并存,絕非長久之計。
自己武功不錯,做鏢師?可這要遠行,經常離家,聚少離多也不好。
“賣冰糖葫蘆兒~”
“賣燒餅咯,兩文錢一個,手快有,手快沒~”
“賣野果子,新鮮又清甜,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
正當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街道兩旁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將他從沉思中拉回現實。
聽著街道兩邊小攤販響亮的“吆喝”聲,心中涌起了一股新的想法:
或者,可以從商。可是賣點什么好呢,既要有特色,又能吸引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