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料庫里的資料顯示,這些孩子全都是在兩三歲的時候被人販子拐賣的,但從視頻里可以看出,這些孩子起碼都有八九歲的樣子,也就是說全都失蹤了五六年的樣子,難怪從最近的人口失蹤檔案里查不到了。
“一般像這些被拐賣的兒童,要么被賣到偏遠的農村,要么就是被犯罪集團控制,利用他們乞討、賣花,作為斂財工具,我認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因為如果孩子是被賣到偏遠農村,必定也有養父母,養父母肯定也會報警尋找孩子,只有被犯罪集團作為斂財工具的孩子,失蹤了才不會有人報案。”我說。
雷衛軍對我的看法十分認同,點頭道:“你說的很對,兇手就算再怎么耐心策劃,也不可能跑到農村去弄六個孩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蘭津本地弄這些孩子,小李!”
小李立即敬禮示意雷衛軍指示。
雷衛軍吩咐道:“馬上通知相關部門,要求嚴打這類利用孩子進行乞討和賣花的犯罪集團,務必揪出丟失孩子的團伙。”
“是!”小李應了聲就打電話聯系去了。
雷衛軍看了看時間說:“今天差不多了,不會有什么進展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有最新消息我通知你。”
我也只能聽雷衛軍的先回去了,回到家我靠在沙發上打開了電視,按到了新聞頻道,新聞頻道上正在播放著關于這案子的新聞,大概是說蘭津出現了一個針對小孩下手的殺人犯,殺人后拋尸垃圾桶,讓廣大市民提高警惕,外出的時候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
新聞只是簡單的帶過,并沒有詳細播報具體案情,很顯然這是雷衛軍跟媒體溝通后的結果,整條新聞是以簡訊的形式展現,主要是以警示為主。
如果我是這兇手,肯定對新聞報道不滿意,因為引不起足夠的關注度。
我關掉了電視給小雨打了個電話,說了今天的情況,小雨聽完后語氣凝重道:“看來這兇手確實不簡單,他是故意用造紙廠沾有熒光的袋子,將你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王少華身上,兇手十分熟悉這家造紙廠,也十分熟悉警方的辦案流程,知道你們肯定會抓王少華回去審問,這樣一來,就能浪費你們大量時間了。”
“你能說的具體點嗎?這意味著什么?”我問道。
“兇手為什么什么地方都不選,偏偏選擇了造紙廠?因為他知道造紙廠有井窖地下室,并且知道環保要查造紙廠,知道有幾天要關停,兇手這么熟悉造紙廠,說明他跟造紙廠有一定的牽連,再一個兇手熟悉警方的辦案流程,又說明他有刑警朋友或親人。”小雨頓了頓道:“這么一交叉,我大概能給出一個嫌疑的范圍,造紙廠有警察朋友或親人的職工!”
“這個我也想到了,還帶回了造紙廠職工的名單,雷衛軍應該在排查這名單了,我這就打電話給他,讓他多注意有警察朋友或親戚的職工,那我先掛了,稍后在聯系。”我正打算掛電話小雨突然說:“你先等等,我還不敢肯定這種推測。”
“怎么?”我狐疑道。
“因為如果兇手早想到了我們所想的,那么這也有可能是在浪費我們時間的一種手法,一個廠那么多職工,如果把遠親也算在內的話,有警察朋友或親戚的不會少。”小雨說。
我有點吃驚,說:“這兇手不會這么聰明吧,連這種分析也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