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校隨行錦衣衛的一陣忙活下,桌椅重新擺放了一下。眾人再次落座后,樓梯口的方向也響起了上樓梯的聲音。緊接著,一盤盤精致的菜肴便被送了上來。
大明的生產力還很低下,此時剛剛開春,蔬菜的種類還很匱乏,除了蘿卜白菜外,也就剩豆芽菜一類的了。即便是皇家有暖棚,蔬菜的種類也不會太多,產量也就那樣了。
在現代的時候,劉學已經為這次的新品展銷會準備了大量的食材。在現代社會的農村剛開春的時候,蔬菜的種類同樣很少,但城市則不一樣。在九十年代末,大棚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所以在時令蔬菜極其稀少的季節,大棚蔬菜充斥在城市各個菜市場里。
雁翎市只是一個縣級市,是座很小的城市。然而,在雁翎市的菜市場里,劉學采購到的蔬菜種類卻超過了十種。
信王府有自己的廚師,再加上劉學雇傭了北京城幾座有名的大酒樓的廚師,因此即便這次新品展銷會的與會者高達兩百來人,飯菜還是很及時的上桌了。
當一盤盤精美的菜肴擺上桌,不要說一樓的商人和豪紳們了,就是二樓那些見多識廣的大臣們看到了都震驚不已。大廳中,除了皇帝,其他人恐怕這輩子都沒可能在這個季節吃上這么多種新鮮的蔬菜。
能人所不能,這就是硬實力。劉學知道在明朝的這個季節是吃不到多少新鮮蔬菜的,他這么做,就是在展示自己,在展示明信樓的實力,有了實力,別人才愿意和你合作,愿意和你做生意。這就跟開公司再窮也要買輛好車是一樣的道理,門面對生意人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就好比你是愿意跟一個破衣啰嗦的人做買賣呢?還是愿意跟一個衣著光鮮的人做買賣呢?結果顯而易見。
“五弟,這是什么菜,朕以前怎么沒見過呢?這味道還真是特別。”番茄,也就是西紅柿雖然早在萬歷年間就傳入了大明,然而一開始人們是把它當做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的。直到十八世紀,有人冒險吃了番茄,人們這才知道了它的食用價值,這才慢慢的接受了這種蔬菜。
因此,當朱由校比歷史上早一兩百年吃到番茄后,感覺味道不錯的他才問了劉學一句。
“皇兄,這叫西紅柿,是臣弟新近培育的一種蔬菜,不管是炒,還是涼拌都非常美味。”劉學不要臉的說道。這哪里是他培育的啊,這分明就是他在雁翎市的菜市場買的。
“嗯,不錯,好吃,真好吃。”朱由校舉筷子又夾了一塊西紅柿放進嘴里,他一邊咀嚼一邊夸贊西紅柿好吃。
除了西紅柿,還有辣椒也是早就進入明朝,但卻被當成觀賞植物的一種蔬菜。與其說辣椒是一種蔬菜,不如說是一種調味料更為恰當。許多菜肴在加入辣椒后便變成了一道美味,恐怕沒有任何一種蔬菜能和辣椒的廣泛使用而相提并美,它簡直就是百搭啊。
川菜,湘菜,都離不開辣椒,如果沒有辣椒,不知道這兩個菜系還會不會出現。
一頓飯把眾人吃的是滿頭大汗,也是心滿意足。在飯后上了一盤水果后,在場的人又被信王的大手筆而震撼了一次。
水果在這個季節同樣是很稀有的一種食材。稀有就代表著高昂的價格,而且水果可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的。所以,一些臉大的官員在吃著手里的水果的時候,還不要臉把盤中剩余的水果塞進了袖袋里。
吃完水果,喝了杯熱茶,朱由校要回宮了。
就在朱由校兄弟二人下樓的時候,一樓大廳里的富商和豪紳們還沒有離開,此刻,他們正在議論紛紛。與官員們對今天新品展銷會的驚訝相比,商人們是對新鮮事物最敏感的一個人群了。
對商人們來說,新事物便代表著新的商機。今天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新事物很多,這個商機就看誰能把握住了。
朱由校是皇帝,每次出行身邊都是前呼后擁的,這一次也不例外。雖然大部分錦衣衛都留在了明信樓外,但是進入明信樓的錦衣衛也超過了二十個人。朱由校要回宮了,他還沒登上樓梯的時候,十數名錦衣衛已經從二樓下到了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