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登記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所以這些難民們不會有自己走了家人該怎么辦的擔憂。他們帶上自己的家人,拋下那簡陋窩棚里的所有,昂著頭沿著官道一路向前。
三四公里的路很快就消失在這群難民的腳下,他們來到了牛家莊。護衛頭領,也就是信王府護衛里那一百名京營士兵的百夫長于高磊讓大家先等一等,然后他帶著兩個親兵進村去找徐應元和牛結實。
“這位大人,請問您是信王府來的嗎?是來找結實大伯的嗎?”村口,幾名孩童正在這里玩耍,看到大隊人馬趕到,幾名孩童也不害怕,走過來朝隊伍前面的于高磊問道。
于高磊點頭,說道:“我就是信王府來的,牛結實在哪?”
“請您跟我們走吧,我們帶你們去找結實大伯。”孩童說道。
接著,幾個孩童把于高磊帶到了小河邊的河堤上,在這里他見到了牛結實和徐應元。雙方一碰頭,立刻開始商議。商議結束,于高磊轉身去通知隨他一起來的難民。
跟著于高磊來牛家莊的難民約莫有三千多人,其中有近一半是青壯年。
時間不等人,早一點把房子蓋好,就能早一點住進去。于是于高磊回來后立刻把難民們帶到了河堤上,這里經過牛家莊村民們一夜加半天的砍伐,地上已經堆放了大量的木材。
不用誰發布命令,難民們看到地上的木材,立刻主動上前開始干活。
因為時間太倉促了,要建足夠數千人居住的房子很難,所以劉學的計劃是先搭建簡易的窩棚,然后再慢慢建磚房。至于難民們沒錢建房的情況,劉學并不擔心,不知道有銀行貸款嗎?
到傍晚的時候,所有的難民都已經登記完畢,一共是一千九百多個家庭,還有一些零散的人,合計九千五百四十三人。其中男女參半,包括女人在內的壯勞力有接近五千人,如果把年齡范圍再放大一些,能干活的有七千六百多人,剩下的一千多人都是老弱病殘,是真正不能干活的人。
第二天,七千多勞動力分成了數個隊伍,每個隊伍都有幾個被推舉出來的領頭人對隊伍進行管理。然后這些管理者把自己的隊伍分成一百人一隊,每個隊都有正副兩名隊長。這些事情都做完后,所有的隊伍出發趕赴自己工作的地方。
牛家莊的窩棚還在繼續建造之中,這里大概有五百人在建造窩棚,另有五百人在清理那片鹽堿地。除此之外,有數百人在運送磚石等建筑材料,有數百人在石灰石礦上工作,剩下的數千人則分成兩隊,分別在修建從北京城到牛家莊和石灰石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