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木桶,劉學聞到了一股汽油特有的氣味和刺鼻的瀝青氣味。聞到這氣味,劉學不用試驗就知道魏老六成功了。
看著木桶里黑黑的瀝青,劉學想該修柏油路了。
“你回去讓馬三挑選十名聰明伶俐的年輕人過來,本王有事讓他們做。”劉學給了送信人一個任務。
吩咐完送信人后,劉學跟肖榮榮說道:“今天不回王府了,就住在牛家莊。”
“是,王爺,屬下這就去安排。”肖榮榮不僅是劉學的貼身護衛,他還負責安排劉學出行時所有的護衛安保工作。
第二天一早,劉學便開始教授馬三派來的十名年輕人學習修路需要用到的各種工程車輛的使用方法。
一連三天的時間,劉學都在牛家莊教開車。
三天后,牛家莊通往村外的土路上,幾輛工程車輛正在作業。推土機把坑洼不平的路面推平,壓路機把地面壓實,鏟車把不遠處正冒著熱氣的瀝青混合料鏟到壓平后的路面上,鋪平機把成堆的瀝青混合料均勻的鋪平,有人在路邊修理溢出路面和空缺的地方,最后,壓路機再把瀝青路面壓實。
古代科技水平低,但并不代表著古人笨,實際上古代的人是很聰明的,尤其是工匠,他們代表著當時最高的生產力水平。經過三天的學習,那十名年輕人已經能熟練的駕馭各種工程車輛了。
鋪路的過程中,除了一開始忙亂了一陣后,后面的鋪設過程都很流暢。牛家莊到官道只有一里多地,從拌料到鋪設完畢,總共用了還不到半天的時間。
“告訴馬三,后面的路就修這種柏油的。”在沒人的地方取出一輛轎車,劉學開著車在一里多長的柏油路上開了兩圈,感覺這路面和現代社會的沒什么區別后,劉學讓人給馬三送去了命令。
接到命令后,馬三立刻把城南和城北的修路隊負責人叫到了一起,然后轉達了劉學的命令。十名學會使用工程車輛的年輕人也回到了隊伍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他們在開車修路的時候各自帶了兩個徒弟。
幾天后,徒弟出師,修路隊一分為四,城東通往通州運河碼頭的路,城西通往張家口的路同時開工。與此同時,一支千余人的修路隊開進了北京城,他們要修建從信王府到皇宮,信王府到城南、城北、城東和城西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