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派人去前面探探路。”看到被破壞的路面,心生警惕的多爾袞沒有貿然前進,而是命令他手下的一個牛錄額真派出了哨探。
哨探派出去后,隊伍放慢了前進的速度。
很快,哨探便跑了回來。
“啟稟貝勒爺,前方約一里外有個山谷,谷內有一支約兩千人的隊伍,看衣服是南蠻子的百姓,沒有發現南蠻子軍隊的蹤跡。”哨探單膝跪地報告著自己打探到的情報。
“沒有南蠻子軍隊?”聽完哨探的回報,多爾袞皺起了眉頭。之前已經確定有支約三千人的隊伍進入了這片大山,而且從著裝上也確定這支隊伍里是有明國軍隊的,可為什么現在打探到的情況和之前不一樣呢?
對了,是人數。多爾袞突然想起來之前看到的是三千人,有明國軍隊,現在是兩千人,沒有明國軍隊,那么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這支隊伍里有一千明國軍隊,現在這支軍隊藏起來準備偷襲自己,或者是逃了。
思考了一會兒,多爾袞又朝哨探問道:“前方山谷里是個什么情形,那兩千蠻子百姓在干什么?”
“回貝勒爺,那兩千南蠻百姓應該是知道了咱們的行蹤,此刻他們正組成了一個緊密的陣型,嚴陣以待。”哨探回答道。
“他們沒有逃跑?”多爾袞好奇的問道。
“沒有,奴才遠遠的觀察了南蠻百姓一會兒,發現他們沒有一絲的亂象。另外,南蠻百姓手里的兵器看上去很新,像是剛從兵器庫里拿出來似的。”哨探說道。
“不對,前面應該不是南蠻百姓,而是南蠻子軍隊偽裝的,這里是個陷阱。”多爾袞怪叫一聲,然后大聲喊道:“撤,撤退。”
聽到多爾袞的叫聲,許多騎兵開始勒韁繩,然后調轉馬頭。
“慢著。”達漢大吼一聲阻止隊伍調頭。達漢是跟在多爾袞身邊的兩個牛錄額真中的一個,和年輕的多爾袞沒經歷過什么戰斗相比,達漢可謂是身經百戰了。對于明軍的德性,達漢知道的可是一清二楚。己方有六百騎兵,對方三千人如果都是明軍的話,他們肯定早就逃跑了,哪里敢給己方設置陷阱。
“貝勒爺,奴才有不同的看法。”達漢說道:“奴才以為這里并不是南蠻子軍隊設置的陷阱,失蹤的那一千南蠻子軍隊不是藏起來準備偷襲咱們,而是知道咱們過來的消息后逃跑了。”
跟多爾袞說完后,達漢朝依然單膝跪地的哨探問道:“那山谷可還有道路通往別的地方?”
“回大人話,山谷一側還有一條路,渾齊去那邊打探消息還沒有回來。”哨探回答道。
正說話間,從山路上又跑回來一名哨探。這名哨探跑到近前后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道:“啟稟貝勒爺,奴才在另一條山路上看到了一支明軍隊伍。這支隊伍人數約有千余人,從對方的情形看,應該是在逃跑。”
“你確定沒有看錯?”多爾袞問道。
“奴才確定。”叫做渾齊的哨探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