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把他的烏紗摘了,官服扒了,轟出宮去。”劉學喊了一聲。侍立在御道兩旁的張家死士立刻上前如虎狼般把陳貴的帽子和衣服扒了,然后一路推推搡搡的遠去了。
看到一副狼狽樣子的陳貴漸行漸遠,在場的六品及六品以下的官員冷汗都流下來了。這尼瑪咱官小得罪誰了嗎?這還真是躺著也中槍啊。
“從下次早朝開始,三品以下的官員就不要參加了,就你們干的那點事兒,用得著讓朕去給你們定奪嗎?好好的工作不做,偏偏跑來參加什么早朝,朕看你們就是閑的慌,得多找點事情讓你們做才行。”劉學伸手朝百官隊伍后面的那些小官們指指點點。
“陛下……”看到劉學如此的,怎么說呢,不把官員放在眼里,終于有人忍不了要出言反駁劉學。只是他太不了解劉學了,劉學根本就沒打算和文武百官商量什么事情,他今天上早朝,是有事情要宣布,宣布完他就撤了。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跟這些官員理論純粹就是浪費時間。
劉學一指要說話的那人說道:“你給朕閉嘴,你要想說也行,等朕把話說完了,隨便你說多久都行。”
那名官員還想反抗一下,可是他周圍的官員立刻捂住了他的嘴。你丫可千萬別再說了,再說下去,真把皇帝給激怒了,連我們一起收拾了可咋整啊。
“八月初二,皇兄病重,召還是信王的朕入宮見駕。與皇兄說了幾句話后,朕被一個宦官帶到懋徳殿旁邊的宮殿休息。傍晚的時候,兩名宦官給朕送來了飯菜。當時朕因為擔憂皇兄,所以就沒有吃東西,只是待的久了有些口渴,所以朕就拿起兩名宦官送來的湯,想喝口湯解解渴。
可是,就在朕端起湯碗要喝的時候,一名送飯菜的宦官突然打翻了湯碗,接著他二人便跪倒在地,一邊給朕磕頭,一邊說著讓朕饒命的話。朕當時有些不解,就問他們,你們為何要打翻朕的湯碗?兩名宦官對視了一眼,然后其中一人指著桌上的飯菜說道:殿下,飯菜里有毒。”
“那宦官說完之后,朕當時就跳了起來,朕就問他們,朕與你二人無冤無仇,你們為何要害我?一個宦官說道:殿下,不是奴婢等要害殿下,我們也是受人指使,指使我們的那人說了,如果我們不這么做就會殺了我們的。迫于生命威脅,我們便答應了下來。”
“朕又問,既然指使你們的那人以你們的性命相威脅,那你們為何又打翻湯碗,不讓我中毒?另一個宦官說:陛下已經欽定殿下繼承大寶,如果我們真的將殿下給毒死了,那就成了千古罪人了,為了大明,我們不能這么做,即便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不能做。”
“朕覺得這二人雖然給朕下毒了,可是他們是受人指使,本心并不壞,再者他們能主動承認這件事,也沒有造成什么嚴重后果。于是朕就打算問出指使他們給朕下毒之人是誰,然后便不對他們進行懲治。然而,他們剛將幕后主使告訴朕,皇兄就駕崩了,朕聽到外面四處傳遞消息的宦官說皇兄駕崩了,朕便將下毒之事拋之腦后,一心去操辦皇兄的后事。”
“如今,這許多天過去了,朕覺得該是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了,不然朕在宮里住的太不踏實了。”
劉學剛一說完自己被人下毒的事情,就有許多官員站出來義憤填膺的讓劉學把要毒殺他的人說出來,他們一定要將其凌遲處死,否則難解心頭之恨。要說魏忠賢是個徹頭徹尾的壞蛋不假,但他有一件事做的不錯,就是朝中大臣大多加入了閹黨,而劉學現在站在閹黨一邊,這就使得大臣們沒幾個會反對劉學,他說了話,大臣們都是附和,而不是出言反對,這挺不錯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