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對早朝的改變后,劉學坐回了御座,御座很大,但硬邦邦的,雖然墊了厚厚的墊子,但坐起來還是不咋舒服。
奏事就是按照官職的大小,官員們把寫好的奏章呈到劉學跟前御覽。由于前一任皇帝朱由校很少上早朝,而劉學僅僅是提前一天通知內閣,說今天要上早朝,所以許多官員并沒有做好準備,因此也就沒有幾個人呈遞奏章。
等王承恩把薄薄的一摞奏章送到劉學跟前后,劉學隨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奏章。他打開奏章一看,我滴個乖乖,密密麻麻的小字寫了七八頁,這尼瑪有五千字沒有?這特么是想累死我啊。
放下手里的奏章,劉學又拿起下一份奏章,同樣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一連換了好幾份奏章,都是如此,一樣的工整的小毛筆字,長的七八頁,短的也有個三四頁,這尼瑪是把老子當傻小子嗎?
劉學扔下手里的奏章說道:“朕大概的看了一下愛卿們呈上來的奏章,這些奏章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過于冗長,以后愛卿們再上奏章,一定要精簡,只寫重要的事情,次要的就不要寫了,給朕拍馬屁的話也不要寫了。朕知道朕是個什么樣的人,不用你們去吹捧。”
“陛下……”見劉學說的話有些失德,黃立極立刻要說點什么,劉學伸手朝黃立極一擺手制止了對方。他說道:“黃閣老,朕知道朕在說什么。剛剛朕對早朝的召開時間和次數做了一些改變,不過,朕不大可能每次都能上早朝。以前朝廷的政事是怎么處理的,朕大概也有所了解,以后就繼續勞煩幾位閣老和魏公公多費心了。”
一聽劉學說這話,文武百官就明白了,這位新登基的乾圣皇帝和他死去的哥哥一樣,都是個不愛朝政的主,這不剛登基就把政事委托給內閣和司禮監了。哎,有個別有理想有抱負的官員嘆了一口氣,本來他們還想著新帝登基,能治一治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呢,可如今從新帝的所作所為來看,怕是魏忠賢永遠也不會倒臺了。
“陛下,奴婢謝陛下的信任。”聽了劉學的話,魏忠賢心里十分高興,王承恩果然沒有騙自己,新皇帝對自己的確是信任有加,這才第一次上朝就把政事委托給自己和內閣了。內閣?哼哼,內閣有誰敢不聽自己的話的?
宣布了一些事情,看了一會兒讓人頭疼的奏章后,天漸漸的亮了起來。等天亮之后,劉學這才看清今天到底來了多少官員。按照明朝的朝會制度,只要是在京的官員都可以參加早朝,甚至一些即將離京的官員也可以參加,如此一來,參加早朝的人數便非常的龐大了起來。
看著臺階下面黑壓壓的人群,劉學的密集恐懼癥都要出來了,這尼瑪得有多少人?七百,八百,還是一千?
劉學隨手指著一個人問道:“你,對,就是你,你是什么官職?”
被劉學指到的官員滿臉欣喜的回答道:“啟稟陛下,臣是工部主事陳貴,陛下……”
“幾品官?”劉學又問道。
“啊。”陳貴只是一個小官,站在比較靠后的位置,上朝跟他這樣的小官是沒什么關系的,沒想到新帝第一次早朝就點了自己,因此陳貴非常高興。他剛要問皇帝點他有什么事情時,沒想到劉學問的竟然是他是幾品官,這讓陳貴一時有些語塞,沒反應過來。等他反應過來要回答時,劉學身邊不遠的王承恩小聲說道:“陛下,工部主事是正六品官職。”
“什么?六品官?”一聽王承恩說臺下那個官才六品后,劉學騰的一下就從御座上蹦了起來,他大聲說道:“六品官上朝做什么?是閑的沒事干了么?要是閑的沒事了,那就回家抱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