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三說道:“殿下是個大善人,想當初,我家狗子淹死了,殿下竟然親自去給我道歉,這樣的行為,哪個王爺做過?殿下當了皇帝,那是咱們大明百姓的福音,我相信總有一天大明的百姓會在殿下的治理下過上好日子的。”
張獻忠看了三人一眼說道:“咱們這幾個人都是受了殿下,啊不,現在是陛下了,咱們受了陛下天大的恩惠,以后是要用命去報答的。我老張提前在這里表個態,以后誰敢做對不起陛下的事情,別怪咱老張不念舊情。”
郭凱說道:“這事不用張將軍說,咱們都明白,如果不是陛下,咱們在坐的這幾個人現在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樣子呢?陛下對咱們的恩情大如山,咱們能回報的唯有一條命而已。”
趙四和張老三也跟著點頭,表達了自己誓死效忠劉學的態度。
見三個人都表了態,張獻忠把劉學的密信拿了出來。“這是陛下來的信,你們都看看吧。”
聽張獻忠說劉學來信了,三個人起身圍了過去。看完信,張獻忠掏出打火機將信點燃,燒成了灰燼。
“張將軍,陛下讓咱們擴軍倒沒什么,不過這個可以挖關寧軍的墻腳是什么意思?”郭凱皺著眉頭說道。
“我覺得這句話代表了陛下對關寧軍的不信任。”張獻忠說道:“咱們在陛下還是信王的時候就跟了陛下,要說信任陛下當然是更信任咱們了。我覺得陛下不信任關寧軍,才會讓咱們去挖關寧軍的人。你們別看這兩年有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可是戰果如何?斬首不過幾百級,而且大部分是在防守城池的時候造成的殺傷,野戰關寧軍并不擅長。而且,據我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關寧軍的戰斗意志并不堅定,指望他們收復遼東是不可能的,我覺得陛下應該知道關寧軍的狀況,這才讓咱們來到這遼東,現在更是讓咱們擴軍并挖關寧軍的墻腳。”
“那咱們真的要去挖關寧軍的墻腳?這樣做會造成兩軍的矛盾吧?這里是遼東,畢竟關寧軍勢大,咱們……”對于挖關寧軍墻腳一事,郭凱是持保守意見的。再怎么說這里是遼東,是關寧軍的地盤,你在人家的地盤挖人家的墻腳,這不是找倒霉呢嗎?
“怕什么?咱們是陛下的嫡系,咱們就挖了,他關寧軍還敢把咱們怎么著了嗎?再說了,陛下讓咱們擴軍三萬,可咱們現在只有三千人。雖說陛下說先從筑城隊招人,可是筑城隊還要修路,咱們總不能把青壯都招進軍隊吧?那樣做的話,張兄弟以后可怎么修路?依我看,陛下肯定也想到這一點了,而且陛下怕咱們不敢去關寧軍挖人,所以才把這事挑明了,陛下這么做就是為了讓咱們放心大膽的去挖人,我相信,陛下一定會給咱們做后盾的。”
“好吧,陛下的命令咱們一定是要完成的,目前也只好如此了。”郭凱想了想是這么回事,筑城隊總共才三萬多人,其中符合招兵標準的也就不到三萬人,如果把這些人都招進軍隊,張老三就玩不轉了。
“回去后大家各自都要忙起來了,該招兵的招兵,該修路的修路,該擴大生產的擴大生產。從陛下的安排來看,陛下是有收復遼東的意思的,所以咱們要盡快做好準備,別到時候陛下用到咱們了,咱們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那就有負皇恩了。”張獻忠叮囑幾人道。
“是,咱們都明白,回去后,咱們就結束休整,開始修路。”張老三說道。
“報,張將軍,廖將軍求見。”幾個人正在房間里說話,一名親兵進來稟報道。
“廖輝?他來做什么?”聽親兵說廖輝求見,張獻忠愣了一下,不過很快他就朝親兵說道:“讓他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