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覺得踩爛幾根麥苗沒什么,可是對于農民來說,麥苗就是糧食,就是命。尤其是對于明朝等朝代的百姓來說,本來他們就吃不飽呢,你這一踩麥苗,他們不就更吃不飽了嗎?
民以食為天,你讓他們吃不飽,他們不跟你玩命才怪。
“都把刀放下,當初我怎么跟你們說的?你們是人民的子弟兵,誰是人民?他們,他們就是人民,我看誰敢對他們動刀子?”剛剛探測儀器終于找到了合適的鉆井地點,劉學剛要高興的大叫出來,陡然看到了遠處的情景,于是他立刻跑過來呵斥了亮出刀子的御林軍一陣。
百姓們正心焦自己的麥苗,突然看到一個身上沾染著泥巴和草葉的貴公子跑了過來。貴公子過來后,不但沒有針對自己等人,反而是把那些拔刀的手下給呵斥了一頓。而且,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在貴公子呵斥完后,那些人一個個把刀收了起來,甚至那些人還朝自己鞠躬說了聲:對不起。
我滴個天哪,這是發生什么事情了嗎?怎么會有人給自己這些泥腿子道歉,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這位公子,我是黃約村的里長,還望公子看在我等百姓艱苦的份上,勿要再踐踏麥苗,我們就靠著這些活著啊。”當劉學呵斥完御林軍后,一個看上去約有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往前走了兩步,朝劉學拱手說道。
“你們不用擔心,這片地我會買下來,價格就按市場價的十倍來計算。”劉學要在這里開采石油,他當然要把鉆井的地方給買下來了。
然而不是劉學想買人家就想賣的,他們見慣了囂張跋扈的貴公子,對于劉學說的以十倍的市價購買土地,他們是根本不會相信的。
“這位公子,求您饒了俺們吧,俺們就靠著這些土地活著了,您把地買了去,俺們可怎么活啊。”里長跟其他百姓不一樣,他不傻,看著那大群的穿著綠色奇怪衣服的護衛,他知道只能說軟話,一旦把眼前這位貴公子得罪了,別說地里的麥苗了,就是他們恐怕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現在可不是幾百年后的法治社會,現在的貴族殺個把人根本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里長在央求,跟來的幾名須發皆白的老人也在說好話央求。劉學很煩處理這樣的事情,因為這個時代的百姓把土地當命來看,即便你給他錢,他都不愿意賣地的。
“雁翎知縣還沒到嗎?”劉學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啟奏,那個,公子,應該快到了。”王承恩回答道。
“這里交給你們了,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丟下這樣一句話,劉學跑去跟工匠們商談事情去了。
“干爹,要不讓兒子去試試?”在劉學被百姓們弄煩跑了后,跟在王承恩身邊的一個小宦官鼓足勇氣說道。
王承恩看著這個小宦官問道:“你有辦法說服百姓?”
“回干爹的話,兒子入宮前也種過田,兒子知道他們為什么會鬧,請干爹允許兒子去試一試。”小宦官繼續說道。
“去吧。”王承恩手一擺說道。
宦官之間的爭斗是非常激烈的,偌大的皇宮上萬的宦官,可能做人上人的就那么些個位置,大家都在奮力的向上爬。身處低位的宦官極盡的獻媚于高位的宦官,而往往他們爬上高位后,扭頭就會將提拔他們的宦官給干掉。
然而,整個皇宮里就王承恩一個人不去參與這些爭斗,不是他安于現狀,而是他沒有必要去爭斗。所有人都知道王承恩是當今皇帝身邊的紅人,皇帝對他的信任是無人能比的,即便是周皇后都比不了。
正是有著皇帝絕對的信任,王承恩才不用去和其他宦官爭權奪利。同時,依附在王承恩身邊的宦官也不用去跟別人爭權奪利,因為王承恩跟他們說了,只要他們肯兢兢業業的做事,就沒有人能取代他們的位置。
“鄉親們,大家靜一靜,大家靜一靜。”小宦官走到喧鬧的百姓隊伍前,大聲說道:“我知道大家在顧慮什么,無非就是擔心我家公子無法實現他說的那樣按十倍的價格收購大家的田地。但是……”
在小宦官的勸說下,百姓的情緒終于平靜了下來。他們不再大喊大叫,也不再嚎哭不停,而是站在田埂邊看著劉學指揮著工匠們搭建鉆井平臺。
正忙碌著的劉學不經意間一個轉身看到了不遠處看熱鬧的百姓,心里十分的驚訝,這些百姓怎么了,剛才還要死要活的呢,怎么現在不但不鬧了,還饒有興趣的在那看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