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卻沒辦法給朝廷交待時如何辦?說皇上在他們這住過有用?還是說太子住在唐家村一個月有用?
沒有用的。
不如悶聲發大財。
這個道理他們是懂的。
“所以咱們唐害村想繼續繁榮,第一把田種好,第二把學院守好,別的聽安排就好,生活過好就成,都懂了吧?”村長苦口婆心。
這唐家遲早得去京城,離開唐家村。
他們若不在這里,誰來守唐家村的安危。
所以必須要讓村子里的人守規矩,安安穩穩地悶聲發財就好。
萬不可能在外招搖過市。
“好了,都聽村長的,他不能害了我們。”族老年紀大了,爬不到桌子上,便找了塊高地道:“村長擔心的是,大家都有去荊州老家找親人,以后咱們唐家村肯定越來越繁榮,
這里都在建鎮了,那以后咱們村后面必然人多口雜,
所以要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咱們要真惹到不好惹的人,惹到外族,惹到壞心眼子的高官,咱們都惹不起。
不如從一開始大家就低調行事,悶聲發財即可,
這明白了吧?”
族長這么一說,秒懂。
就是不要招惹是非,因為他們收益太高太多,怕遭人嫉妒,謀財也好,謀他們的糧食也罷,都不好惹。
不如就靜悄悄地發財。
大家表示明白,也支持。
只是有些嘴欠的婦人沒事了就喜歡到處去炫耀的事情總之越少越好。
唐寧聽了村長的一長通話,最后被族長歸納成幾句話,就有些想笑。
不過心里又覺得唐家村有這樣的村長與族長給他們操心,真的很幸運。
這古代重宗族,一個宗族的繁榮昌盛,不是一代人就可以成就的,而是很多代人的努力才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所以現在唐家村,正在奠定基礎。
為將來唐家村里所有人,包括不姓唐的人在打基礎。
當這個種群出現越來越多的有錢人,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時。
唐家村的人才有了在外的話語權。
那時候,唐家村人便可以不再壓抑自己,去說自己想說的,去做自己想做的。
錢和權,乃真正的自由。
也許唐家村的人還不知道這些的含義。
但終有一天,唐家村的未來會讓他們理解,今日的付出,便是來日后代子孫的收獲。
村民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了村長和族長的良苦用心,懂得要低調發財的道理。
唐寧也深感贊同,她決定以身作則,提醒身邊的人謹言慎行,以后不能再憑心而論。
從此,唐家村的村民們更加低調謙遜,專心耕種田地。他們明白,只有默默耕耘,才能讓唐家村更加繁榮富強,為唐家村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或許有一天,他們會真的明白村長與族長說這些話的真正含義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