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遠道:“子浩歷來就不弱,這次應該能過。咱們村的唐史,看著也是個穩重的,出來的時候眼中還帶笑,八成能過。就是村長和族長家的兩個怕是有些困難,
雖然說最近這些日子都有在補,但是還是缺少了些歷練,如果能中,名次也不會高。如果不中,明年再戰應該能中。”
與唐寧猜想基本一致。
秀才好考,只要腦袋不笨,勤奮努力,好生把書背好便有機會中。
可是舉人則不同,不僅是書本上的學問,那還有人生的閱歷與見聞,還有幾道算術題也是需要時間推敲的。
所以幾個人才上學這些日子,能中秀才已經算是勤奮了,如果再想繼續讀書,那就得開拓更廣的知識面。
拿現在的話來說,秀才考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而舉人考的卻是一加一為何等于三?
所以得有自己的見識面,有自己的見解。
“這倒是不怕,咱們村的孩子有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可以每日到書院在各個名師希望咱們村能多出些能人。”唐寧說道。
這古代講究的便是獨木難支,師生情誼堪比父子,關系比現代人復雜得多。
“嗯,倒也是,咱們村家家戶戶現在都有余糧,手里有錢,都會把孩子送去學院,特別是女孩子也送去的,咱們村的女孩子啊聽說現在都搶手著呢,
哈哈哈,幾十里外的媒婆都恨不得天天跑咱們村來問有多少適齡女子,連八九歲的丫頭都把人家打聽得清楚,呵呵呵呵。”唐文遠想到自己娘說的這些八卦就想笑。
聽唐文遠這么一說,馬車里都出現了輕笑聲,連那不大愛說話的唐文斌眼里都是笑意。
“我也聽娘說過,我娘可樂著呢,不過啊,打聽別人家事兒的姑娘小伙的人多,可是打聽得最多的可是你們倆啊,二哥三哥。”唐寧笑著打趣自己的兩個哥哥。
唐文遠一張臉瞬間暴紅:“我,我和你三哥可沒這想,想法。咱們還要繼續科考呢,不能在這時候耽誤時間。”
“急什么呀二哥,娘和爹可沒說要現在給你們找啊。”
“你……小妹,那有沒有人打聽你啊,給你也找個小郎君?”唐文遠怎么可能不回嘴角。
可唐寧是誰,是那三十多了的大齡未婚女青年,怎么可能害羞:“打聽了啊,好幾個媒婆打聽了啊,可是爹娘都說上面還有兩哥哥呢,要多留我幾年,我還小啊,才十一歲,二哥三哥可不小了,比我大四歲呢,十五歲了呢。”
十五歲了,在這里可是可以成親生子的了。
十五歲了呢……
十五歲……
十五……
這幾個字好像魔音在唐文遠的耳朵里串來串去,爹娘不會真的因為年齡到了就給自己定親吧?
“就算是十五,爹娘也不會隨便與我們定親,且他們知道我們要來年參加會試,所以不必擔心。”唐文斌還是那個唐文斌,一下子就把小妹忽悠唐文遠的話拆開開安慰起來。
唐文遠吐出一口氣:“對,爹娘從來不會不顧咱們意見做決定,即便要定親,也是要征求我們的意見。”
好像在說服自己,又好像在說服別人。
唐文遠這么一說話,唐寧倒有些好奇了:“二哥有心悅的女子了?”
“胡說,胡說,小妹不可胡說。”
“嗯嗯,沒有沒有,我二哥還是個不知情愛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