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道:“那是電子管的,你告訴技術人員,用晶體管收音機就行,那東西小。”
兩人甜甜蜜蜜的吃完晚飯,高振東把婁曉娥送回家,例行抽獎。
這是一本基本上沒有太多實際的代碼,但是處處都在教你怎么寫一個操作系統的書。
就好像曾經有人問,怎么才能可靠的長久保存一些信息,回答是:刻在花崗巖上。
高振東有點奇怪:“你不是說準備出去逛逛嗎?”
廠里安排高振東帶第一研究室的人,直接整建制去京鋼開展工作。
當然,這里面還涉及到數據起始定位等小問題。
婁母叫住了兩人:“振東,吃飯不要談工作了,聽曉娥說伱最近很忙,還是要休息好。”
看見高振東和婁曉娥扛著一個大箱子進家,劉海中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第一條斷腿,就是聽了閆埠貴的八卦,去跟蹤高振東才斷的。
然而,沒多久,現實就給了這位大佬一記狠狠的大嘴巴子。
作為外存,1kbte/s的速度,在這個時代也是足夠用的,而2左右的容量,已經大大超出了當前所需。
飯桌上,婁母不停的給高振東夾黑瞎子掌,雖然時間非常急,泡發時間、入味的時間都不怎么夠,不過高振東覺得味道的確不錯。
看看今天他抽到了什么?——《深入理解lnu內核》。
這一臺,高振東是準備留著就當錄音機用的。
高振東自己沒興趣搞這個,他的事情多著呢,這種意義不大的東西,自己提個思路,讓人去做就好。
這是讀取,寫入就反過來就行了。
不過高振東沒說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只是對池總工說,這玩意涉及到計算機的重要外設。
既然高振東明確這么說了,那說明這個事情肯定是靠譜的,婁父記下來。
運算所那邊配合工作配合得賊高興,不用想都知道,高主任這是又有啥新玩意了,而且明顯是和計算機有關的,否則不會送到運算所來做。
而且錄音磁帶存儲有個好處,由于信息密度極低,它的可靠性很好,只要略微注意維護,上面的數據能存很久。
吃飯的時候,高振東還給婁父提了一句:“伯父,可以在那邊找個懂技術的人,把收音機也融合進錄音機里面去,這樣產品線更齊。”
這讓池總工心里癢癢的,親自督工,力爭盡快把東西做出來。
不過這東西也急不來,這種小批量板子,這個時候一般都是用的化學蝕刻法蝕刻電路板,這可不是堆人就能堆出來的,化學反應需要時間。
今天還有4k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