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情況,可以參見全軍幾次英模大會上那些勛章能當防彈衣的猛人。
大家想了一會,一位副職開口道:“要不這樣吧,我們設立一個對技術人員的榮譽,每年頒發一次,正好除了高振東同志,這種類似情況其實也有,只是沒他這么夸張。我們用這個榮譽來肯定他們的貢獻,也是一樁美事。”
“已成,速來!”
領導把高振東的成果列了個大概,在場所有人都很驚訝,知道這位同志高產,可是沒想到高產似那啥。
領導想了一下,直接拍板:“有幾個給幾個,這個針對項目的,只要在項目貢獻排前三,不管是誰,就能發。客觀評價,實事求是嘛。”
于是有不了解情況的,請領導說說到底怎么回事兒。
誰有意見,有本事你也一次性整這么多成果出來,只要你有這本事,我一樣敲鑼打鼓的給你發。
于是大家最終商定,設立一個科技獎,用于獎勵系統內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在這些成就中具有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結合十七機部的特點,獎項起名為“烈火科技獎”。
自己家里也有一位能寫書,還有人買的人了。
雖然不是尿素工業化生產的直接研究者,更不是農口生產糧食的,可是這個尿素鋼,毫無疑問是十七機部在這個事情上能做到的最大的支持。
烈火煉真金嘛。
其實也還好,高振東已經從10級技術員升到了7級工程師,行政級別也上到了副處,拋開重要性不說,擢升次數和成果數量上基本是對應的。
這種扎堆兒發獎的情況在那時候,其實并不少見,各條戰線上空白多,機會多,猛人多,所以也就發得多。
“你想想,那幾樣才轉產不久的保密材料”
“小馮,小馮,買票,去京城!!”
“糧食啊”
試制尿素鋼成功的高振東,給自己放了個假,第三爐第四爐的試制,都交給了京鋼廠和三軋廠的同志們。
嗯,這辦法整挺好,短時間就算用不上,就當是存起來了給下次用。”
在第三軋鋼廠,他看到了軋制好的板材和京鋼廠送到三軋廠的檢驗報告。
大家一合計,覺得還是有點對不住高振東同志,一幫高出好多個級別的大佬為一個小小的副處摳腦袋,這事兒也真不多見。
大家一想,這個反正是一錘子買賣,不像級別什么的需要疊加還上去了就下不來,多點就多點吧,誰叫人家厲害呢。
但是婁父卻悚然而驚,他可是太清楚高振東這個年紀就的副處意味著什么,而且他還是7級工程師。
婁父也欣慰,著書立說啊,他倒是曾經附庸風雅,自己出錢為自己出過書,可是除了送出去的,賣出去的那是基本沒有。
說完,揚起了手中的文件:“我們第三軋鋼廠和京城鋼鐵廠的同志組成的聯合材料試制組,在第三軋鋼廠的高振東同志的帶領下,已經成功試制出了我們自己的尿素用鋼!”
高振東干嘛去了呢?他去信守自己的承諾去了。
——“致曉娥:這是第本。高振東”
你該干嘛干嘛去。
他的隨行人員喜笑顏開,消息確認了,這個工藝能放心搞下去了,至少不會因為材料問題而放棄一條最優路線或降低指標了。
向總看著陳總,急切的道:“研究這種鋼的同志在哪里?我要當面感謝他!”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