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上班的第一天,高振東就接到了十二機部的通知,一天后,請他到十二機部討論叫溝通下一步計算機發展的事情。
接到這個通知,高振東決定今天不做別的,只做一件事:好好的回想一下未來幾十年計算機的發展歷程,并把它們合適的內容以規劃建議的形式,在會議上介紹出來。
這個事情不用靠抽獎抽或者浪費搜索機會,不涉及技術細節的話,光靠高振東接觸過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史就能大差不差。
畢竟從原理上說,自從半導體技術被發明以后,六十年后的計算機和現在的計算機,在核心原理上沒有區別。
只要抓住最核心的幾個東西發展,就不會被甩太遠,有了高振東在,個別項目上還可能有所領先。
想了想,高振東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字。
高振東侃侃而談:“各位領導,在我的規劃和想法里,下一代計算機的工作頻率是現在djs-59的十倍左右,字長擴充到16位,而且體積維持不變或進一步縮小。現在djs-59位的速度和字長,我很不滿意,用起來不夠好。”
最終,高振東只留下了幾條和裝備制造、普及推廣等息息相關的內容。
忍忍,忍忍,現在還暫時不需要,等到事情推動起來再說。
高振東點點頭:“我知道,所以我的想法是兩條腿走路,現在國外應該是有一些我需要的集成電路了,我們可以想辦法買一些。”
別的不說,晶體直徑就不是一個層面的。
高振東說出的這個時間,讓在場的人都很驚喜,但是造不出來這話讓十二機部的領導有些詫異,不都是晶體管么。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核心數學原理很早就出現了,也有一些應用,但是直到2010年之后才大面積抬頭,到2020年之后才火爆全網,不是沒有原因的。
見大家都在思考,高振東又順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實際上今天我來,也就是想在這方面提一下自己的建議。”
半導體生產廠的人,其實也就是1274廠的人,開口問道:“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集成電路技術,我們和相關研究院所也聊過這個事情,但是還沒有什么眉目。”
驚的是高振東的性能提升計劃居然如此激進,這個跨度高得有點可怕。
一聽到這個往天上打衛星似的提升跨度,防工委和十二機部、運算所的人都是又喜又驚。
感覺差不多了的高振東,停下了筆,讓自己休息一下。
“同時,我們國內也可以自行開展研究,如果成功,就展開國產替代工作。”
防工委領導也毫不猶豫:“防工委系統也一樣全力支持你。”
他非常清楚,這簡直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飛躍。
為什么絕大多數國家,除了大戰略這種規劃的時間段能跨越很長之外,連能真正把“五年計劃”這種跨度的發展規劃做好的國家,都寥寥無幾。
高振東一邊想,一邊寫,他不準備一下子拿出一個大而全的規劃建議來,很多技術,是要等技術條件發展到那一步才會產生和應用的。
畢竟現實世界,是沒有“shoetheone”和“opertoncl”的,任何規劃的實現,都是需要資源的投入和時間的沉淀。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個麻煩,看來高科技的事情,純靠堆數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當得知防工委和十二機部需要確認晶體管計算機的下一代研發時間時,高振東思考了一會。
比如他前世大火的人工智能,他是第一時間就給寫上去了,然后就劃掉了。
高振東卻搖搖頭:“事情不是這么簡單。我計劃中的這臺計算機,隨著性能的提升,晶體管數量是會急劇增加的。”
p核設計,可以簡單理解為cpu的設計圖。
十二機部領導拍板道:“振東同志,如果你真是這么想,別的不敢說,我們十二機部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