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道:“四百米之外,那應該是連、排支援火力的范圍了,單兵武器,超出這個范圍效能已經很低了,畢竟槍的性能,某種程度上是由彈決定的,我們用的7.639中間威力彈也就這個性能,彈道性能超出這個范圍就不能保證了。”
“而如果要用現有7.64r的全威力彈,那連發起來的后坐力,單兵可吃不消,根本打不準,而且槍也重,這也是北方要在單兵武器上用前者替換后者的原因。”
“如果只保證400米內的性能,那超長的槍管帶來的彈道性能的好處就沒有太大必要了。”
這么長一段話一出,問話的人也陷入了沉思,聽起來好像是挺有道理。
高振東沒有停下自己的話:“所以我們說回到這把槍,我第一感覺是,槍太長了,很不利于在裝甲車內使用,這不利于我們轉向摩托化、機械化、裝甲化的工作。”
高振東沒說拼刺刀的事情,而是話鋒一轉,把問題轉向了車內使用不便的問題,這樣就不會和“拼刺”的要求起正面沖突。
要知道這支槍,和k差不多,折疊了槍刺都有1米多長,打開槍刺更是1米3還多。
防工委領導一聽,對啊,這槍在裝甲車里,好像是有一些舞不開啊。
使用方代表也想起這個事情了,這槍方案里的長度,一想就知道,在裝甲車里面,施展不開啊。
高振東又有點使壞的補了一句:“大家可能感受不到1米3是什么感覺,我舉個例子吧,這槍打開槍刺,比小鬼子的三八大蓋還長!”
這話一說出來,把有些老同志可就惡心壞了,三八大蓋的確是我們取之于敵用之于敵人的武器,在對敵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甚至有利于拼刺刀。
可是那個長度在日常使用,就真的是有點一言難盡,其實莫辛納甘也不短,但是時候的,還是比三八大蓋短那么一點點。
“在我們沒辦法,只能拼刺刀的時候,也許長是一種優勢,可是現在環境變了,這么長的槍,攜行、作戰就都不是那么太方便了。”
有人提出了意見:“高主任,那你的意思,就不拼刺刀了?”
這話高振東可不能順著接:“要拼,只是我們把更加有效的殺敵方法放在更高的優先級去考慮。”
防工委領導聽見高振東這話,心里暗笑一聲“滑頭”,不能亂接的話,還知道換個不好詬病的說法說出來。
如果反對拼刺刀,那肯定不對,如果反對更加有效的殺敵方法,那肯定也不對。
防工委領導越聽高振東的話,越覺得這個槍的出發點是不是真有那么一點問題,雖然不能肯定,但是高振東的話,至少不是全無道理,值得深思一下。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