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就是勞動節了,星期三早上,高振東在辦公室看剛送到的《日報》。
頭版頭條,一行字赫然映入眼簾。
《五一獻禮——我國尿素工業化生產技術獲得突破,即將全面推廣》
文章用熱情洋溢的文字,嚴肅活潑的語氣,圖文并茂的形式,報道了我們尿素工業化生產的艱苦研究歷程,以及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在研究中攻艱克難的英姿。
撰稿人欣喜的介紹了尿素工業化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對尿素工業化生產全面推廣后,糧食生產情況的美好憧憬。
文中提到了應化部、十七機部、農業口等在尿素工業化生產線研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部委,并著重感謝了應化部的工藝研究人員,以及廢寢忘食,用極快的速度填補國內空白、提供了尿素生產線所需的特種材料的十七機部科研人員。
看來應化部、十七機部、農業口是聯合起來,把這個事情作為五一獻禮來報道的,本來沒有十七機部什么事兒,不過自從尿素鋼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
十七機部在這個事情中起到的作用,甚至要超過農業口,原因倒也不奇怪,尿素的機理和使用是明確的,所以農業口在這個工作中沒有太特殊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輔助和驗證肥效的作用。
反而是應化部的工業化生產工藝、十七機部支撐了工業化生產工藝的尿素鋼比農業口要重要。
不過如果說到育種和種植的話,那其他幾家捆在一起都要靠邊站了,術業有專攻嘛。
尿素的工業化生產推廣的消息,在整個社會中都掀起了一陣波瀾,與糧食有關的成就,在這個時候無疑是一針效果明顯的強心劑。
所有看到報紙的人,都在心里滿懷信心,對環境的好轉充滿了希望。
十七機部內部,不論是第三軋鋼廠還是京城鋼鐵廠,看著這篇報道,都感到與有榮焉,這個事情,是我們一起參與做的。
“誒,這里面有我們部的名字呢,我們打鐵的,和農業化肥有什么關系?”
“這個尿素的工業化生產用的鋼,應該就是我們廠高主任到京城鋼鐵廠那段時間搞的吧?你問問研究室的人就知道了。”
“沒錯,就是那個,那時候我也在京城鋼鐵廠那邊支援,高主任過去就是為了搞這個東西。”
“難怪高主任年紀輕輕,就是副處長了,這是憑本事掙回來的,不服不行啊。”
“唉,你說這么大個金龜婿,怎么就被外面的人給釣走了呢?”
“.”
不止第三軋鋼廠,還有京城鋼鐵廠也是一樣的場面,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事情。
“這個尿素,是不是就用的我們廠od車間生產的那個鋼?”
“應該是吧,od車間生產的主要產品就叫尿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