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謝我,這真的是我應該做的,哈哈。
“而生產硅單晶,最重要的設備就是單晶爐。此次十七機部內多家單位聯合研制,攻克的‘通用單晶爐’,更是在硅單晶生產的基礎上,研究出了能生產不同材質單晶體的通用生產設備,翻越了在晶體直拉法工藝路途上的一座高山。”
“可敬的十七機部科技人員,已經使用該設備,生產了多種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單晶,成功驗證該設備的通用性。”
“十七機部科技人員從立項開始,就緊盯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時刻狠抓技術實用性不放,最終不但研究實現了硅單晶的量產工藝,同時也完成了單晶爐的工業批產研究,一舉落實了兩項科技成果的突破和應用,在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嘖嘖嘖,高振東嘆服,果然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自己可沒這個水平把文章寫成這樣。
“通用單晶爐和高純硅單晶的‘雙量產’,是我國電子工業的一大步,代表著我國正式踏入半導體工業這一新興技術的殿堂,對于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具有重大意義”
誒喲我去,高振東自己都沒想到“雙量產”這一說法,然而人家一提出來,明顯就感覺到的確有那么點意思,不服不行。
對于這一成果,撰稿記者絲毫不吝贊譽之辭,憑心而論,這個成果也的確當得起。
電子信息技術未來幾十年處于高速發展期,一步落后,步步掉隊,能趁著還有機會,把基礎打得更牢一些,也許日后的很多事情就會有所轉機。
高振東美滋滋的把報道看完,把報紙一收,拿起報紙就往單晶爐實驗室走去。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老俞也看看,樂呵樂呵。
在單晶爐實驗室找到正在做總結工作的俞允成,高振東把報紙翻到單晶爐和硅單晶那一版,往俞允成面前一放:“老俞,看看,哈哈,你上《日報》了。”
俞允成聞言,一臉驚喜,放下手中的事情,連忙接過高振東手中的報紙。
然后,從頭到尾,沒看見自己名字,不過也沒看見高振東的名字,甚至沒看見項目組乃至單位任何一個人的名字。
頓時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把報紙扔回給高振東:“高主任,不厚道啊,哈哈,涮我呢。”
說歸說,可是心里還是高興的,項目能上《日報》,雖然不是高主任另外一個項目那樣上的頭版頭條,可是他已經滿意了,比高主任差點兒,不寒磣。
他可是看見頭版的尿素相關的東西的,也知道這里面高振東的作用。
高振東笑道:“項目上報紙了,不就相當于你上報紙了,你可是主要完成人之一。不錯了,我這么多項目上《日報》,能看見名字的也就一次,哈哈。”
俞允成這才想起來,眼前這個猛人,據說是《日報》的常客,這回算是得到證實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