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體加固代價有點大了,我想是不是適當加粗,從0.12米左右加到0.15-0.16左右,這樣有幾個好處,一是面積的增加是指數級增加的,那同樣的裝藥,長度縮短的比例相對直徑增加的比例更大。細長不太能受力,短粗對過載的抗性可就大很多了,然后將彈體外部的導線槽作為輔助加強結構,這樣能夠把彈重和大過載之間平衡得比較好。”
導研院的同志一邊聽,一邊隨手計算,一邊討論。
“誒,這好像是個好辦法,我算了算,這樣結構增重就沒那么厲害了。”
“用導線槽輔助加強,一舉兩得啊!”彈尾噴口處有燃氣舵,肯定是需要從制導艙走控制線過去的。
“不過這樣空氣阻力會增大,還是會對射程有影響。”
“雖然會增加空氣阻力,但是同時也能提高彈體升力,綜合下來應該還行。”
“實在不行,多裝一點燃料嘛,多出來一點重量戰斗機對戰斗機沒影響的,關鍵是導彈本身的射程要夠。”空優掛載的戰斗機,限制掛載量的主要是掛架數量和氣動變化,重量一般都不是問題。
“說得對啊,這個導引頭能看更遠,如果只是加大過載不加大射程,那就好像事情只做了一半。”
“彈徑加大,還能加大光學系統口徑,對于提升導引頭性能也是有好處的。”
“你們別說,高總這個彈徑選得很有意思啊,我剛才算過,0.15-0.16是一個在彈重、射程、強度、彈徑之間平衡得很好的一個數字。”????加粗可不是隨便加的,口徑即正義這個事情,在空空彈上不太適用。
對于高振東隨口就能說出一個很好的彈徑平衡點,大家都是極為佩服,他來之前可不知道彈徑有改進空間,能這么短的時間內拿出這個非常均衡的數據,說明他的基本功之扎實,到了很離譜的程度。
高振東:那啥,抄的,r-73彈徑0.17。
至于長度,導研院的同志自然能匹配好。
總師聽了大家的討論,自己也權衡和計算了半天,擊掌叫好:“嗯,這個想法可以,我們回頭深化一下,作為首選方案進行攻關,原本那個作為備選方案。”
作為高振東來說,要改就大改,至少達到三代紅外格斗空空彈的基礎或者是平均水平,改來改去整個二代半能有什么意思。
已經有了二代水平的雷電-1墊底,就算步子邁大一點也不怕扯到那啥,老毛子和旗國還在用一代彈呢。不過也不一定,老毛子在和我們進行了紅外空空導彈技術交流之后,估計馬上二代彈也會出來了。
總師說完,樂呵呵的轉頭看向高振東:“高總,繼續,繼續,還有什么好想法。”
高副總師難得來一次,這個會一定要開得夠本兒才行。
高振東看著自己剛才寫到的筆記本上的要點,繼續發言:“氣動舵面這塊兒,我的建議是減小尾翼的翼展。”
減小翼展?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