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耀看原主溫婉亭亭玉立,起名婉婷,又給冠了李姓,這才去縣衙辦了戶籍和婚書。
隨后幾年雖然日子過的苦了些,但是夫妻恩愛,還生了一雙兒女,兒女又聽話,日子也算有盼頭。
三年前戰亂起,官府下發征兵令,每戶必須出一個男丁參軍,也可以不出但必須用十兩銀子來抵。
周張氏舍不得自己的兒子去送死,更舍不得用銀子抵,因沒有分家,就哭著鬧著讓周大山去了。
其實周大山很會打獵,每次打到野雞野兔野狍子啥的,都會賣到鎮上的酒樓,賣的銀錢一回家就被周張氏搜走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別說十兩了,就是百兩都是有的,要不然家里也供不起老三讀書,古代讀書人是很費錢的。
其實周大山是個能抗事有遠見的,平時打獵賣的銀錢都會偷偷留下一部分給媳婦。
他在時還能護著點妻兒,這一走還不知道能不能回的來,媳婦沒有娘家依靠,孩子又還小,更擔心周張氏磋磨他的媳婦孩子。
于是周大山走之前一個月,就每天上山去打獵,有時一呆就是兩三天才回來,就是怕他媳婦孩子受苦,能多存點銀子就多存點。
當時兒子周子墨才五歲,小女兒周子萌才兩歲,原主性子軟,干活又不行,周張氏嫌棄娘仨是拖累,等周大山一走,周張氏便是什么顧忌也沒有了,第二天就把他們一家給趕出來了,什么都沒有分給娘仨。
被趕出來后,原主帶著兩個孩子找到了村長周運達,他是周大山的親大伯。
周運達看她們孤兒寡母的可憐,大山又參軍不在家,況且大山走時還囑托他照看點他妻兒,也知道弟弟是個懼內的,弟媳就是個潑婦。
沒法子于是就在村里喊了幾個村民,把村尾塔了一半的茅草屋修葺一下,又讓媳婦王氏給娘仨送了點吃的用的,娘仨這才有了一個住的地方。
雖說有相公留下的銀子,但是也不敢大花,一怕婆婆知道了過來鬧,二又不知道相公什么時候能回來,因此原主就每天帶著孩子上山挖野菜找吃的,再少買點粗糧混著吃,日子過的那叫一個艱辛。
三年都熬過來了,屋漏偏逢雨,前兩天官府下發戰士陣亡名單,里面就有周大山,并有撫恤金一百兩。
周運達把官兵領原主這,剛把這一百兩給了原主沒一會兒,周張氏就聽說了,她當然不干了,立刻就帶著大兒子周大河兩口子來鬧,原主不給,周張氏就連打帶罵的,原主躲閃不及,摔倒后碰到了院里乘涼的石頭上,當場就暈過去。
周張氏搜出銀子后一看原主流了那么多血,嚇得不輕,可別死了再吃官司,也不管躺地上的原主,喊上按著哭鬧兩個孩子的周大河兩口子,偷偷摸摸的回家了。
原主因失血過多一直沒有醒過來,撐了半天就沒了,芯子就換成了現代出車禍的李婉婷了。
李婉婷吃完包子長長的嘆了口氣,感嘆原主怎么那么倒霉,遇見了這樣一家子狼心狗肺的東西。
又一想,原主才不倒霉呢,人家死了解脫了,與他相公共赴陰間了,換她這個倒霉蛋還得繼續接下來的生活。
啊,蒼天啊!大地啊!你玩我呢?
還有周張氏,周大河兩口子,給我等著,原主的仇我接下了,咱們騎驢看賬本走著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