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作,大師之作!
難以想象,這篇絕世文章居然在這現場問世!”
其他百人團的評委們也紛紛點頭贊嘆道。
“難以置信,難以置信啊,這居然是學生寫出來的。”
“自嘆不如啊,我是服氣啦!”
“一字一句,俱為經典。”
“雖然我不太喜歡文言文,但不得不說,這一篇文章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不是我熟讀史經典籍,我真懷疑這篇文章是古代先賢所作。”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這年輕人是越來越優秀啦!”
“我是一名老師,看到這一篇《師說》心中的震撼真的無法言表!”
“別說老師啦,我是醫生也震驚呆了。”
“是個有文化的人都能看出這篇文章中的閃光點。”
“必須給一分。”
“我都想給一百分啦,可惜只能給一分。”
“加一,通過,必須通過!”
百人團成員紛紛完成自己的初評,最終這篇《師說》獲得的初評得分99分,并送往終審團的五位評委面前。
終評環節的五位評委正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場面一片祥和。
比賽時間才進行過半,至今為止,通過初評環節,達到他們的手中的文章只有一份。
上一篇文章初評環節只有70分,他們五人終評得分65分,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這時,節目組的工作人員急忙將那篇《師說》發給了五位評委。
莫渝端起一杯清茶,輕抿一口后,不疾不徐地說道:
“諸位,不如我們一同先來閱覽一下這篇文章,之后再行討論。”
眾人紛紛頷首,表示認同。
陳青山身為大學教授,向來熱衷于指導他人,他率先開啟了那篇文章,并直接將目光投向了初評環節的評分。
通常情況下,初評環節得分較高的文章意味著其質量上乘。
而這篇《師說》初評環節竟然獲得了百人團評委99分的高分。
這一下就吸引了五位大佬的興趣。
王靜看著99分的高分,忍不住出聲道,
“居然初評這么高分!看來這篇文章很受眾人喜愛啊,這我們可要好好品鑒一番。”
五位評委將目光放在《師說》的正文之上,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當看到第一句時,李樹人面露欣喜之色,不禁開口贊嘆道。
“開篇點題,引人入勝,一句話就將整篇文章的主題的總結到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好,大善!”
隨著眾人越往下面看去,他們的表情逐漸發生了變化。
一開始那輕松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嚴肅。
原本悠閑地靠在椅背上的身體也不自覺地挺直了起來,眼神專注而認真,仿佛被文章中的每一個字所吸引。
看完整篇之后,眾人皆低頭沉默,一言不發,現場一片安靜,落針可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