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日,帝都,軍工廠南面二百多米外的胡同。
咚!咚!
胡同深處一間小院,傳來敲門聲。一進小院很簡樸,僅是一間正房和兩間廂房。
正房里,宋應星賦閑在家,對著圍棋盤正在打譜,奇怪何人拜訪,當仆人領著來客進屋后。
宋應星大驚失色,脫口而出:“鐵敢!真是你!”
來人正是王吒,身著又臟又破的衣服,頭發凌亂,進屋前特意用袖子擦了一把臉,撕下假絡腮胡。
王吒咧嘴一笑:“老宋,是我。”
“找泰西人造燧發槍?”
王吒大吃一驚,跟老宋寒暄幾句后,談及軍工廠的現狀,老宋講到火炮司苦無辦法,尋到了來帝都傳教的泰西傳教士。
王吒暗嘆,宋銘仁他們還有這種操作,沒看出來,人脈還挺廣,只是不知這個平行世界的泰西人水平咋樣,多半是來偷技術的。
“這個泰西人,名叫湯若望,倒是有些本事,曾拜訪我多次,他對《天工開物》很感興趣。”
“老宋,若問及書中的細節,需謹慎!工藝交流應當彼此互惠,他沒有合適的技術,沒有明顯的改進之法,切不可悉數告知。”
王吒有些焦急,古代很多格物大師,對工藝流程的交流不會有過多保留。因為他們并非工匠,工匠一家人的生計依仗手藝,不會輕傳。
西方的傳教士,尤其是十七世紀以前,說實話!值得贊揚,敢于去全球傳教,一是傳播自己的信仰,二是吸取別的國家的先進技術、先進理念。這是為什么西方在十六世紀后技術大發展的重要原因。
他們既是傳教士,也是間諜,這毋容置疑。
教會的利益,自己國家的利益,他們當然要擴大!為了利益必然要竊取。
其實,交流促進發展,對全世界有貢獻。
問題在于,他們吸收之后,一點不臉紅,一點不害羞,統統都成了他們的發明,他們的貢獻!為啥?他們要確定自己的話語權,他們要確定教會的領先!試問哪一個宗教,哪一個國家不想高高在上?
“他們的算術很厲害,地理航海,帆船制造,火器制造,老夫受益頗多。鐵敢,你多慮了。”
“泰西之人非善類,他們學到的技術,從來不會說是學的,都會變成他們自己發明的。以后要多提防,互惠互利最好。”王吒提醒老宋。
宋應星一臉嚴肅,陷入沉思。
“鐵敢,你說得對。湯若望一再強調火藥是他們發明的,火器也是他們發明的,這分明是謬論!唐朝我們就有了火藥,宋朝發明了火器,豈能是他們發明的?”
王吒展顏一笑,老宋果然博學,湯若望不可能忽悠得動,想pua華夏學者?
在17世紀,傳教士還沒這本事,也就能忽悠清朝那些皇帝。
“他們造出來的燧發槍,威力如何?十槍能有八響么?”
“不知,老夫聽說湯若望更傾向于鳥銃改進,對了,他將改進的火銃稱作火繩槍。”
王吒心中明了,平行世界與藍星的歷史發展基本吻合,17世紀,燧發槍并沒有大量裝備西洋軍隊,帶英1690年才開始正式采用。燧發槍大放光芒是在18世紀!